2月1日缅甸这次政变其实早有预兆。
  早在去年11月份议会选举后,代表军方的巩固发展联盟党惨败,缅甸三军总司令敏昂莱就坐不住了,到处说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作弊,要求重新计票。估计老头没少看美国大选,对川总的套路很熟悉。不过待遇也跟川总一样,基本没用,民盟就当没听见,自顾自忙着准备登基大典。眼看2月1日议会开幕,选举的事马上板上钉钉。军方终于憋不住了,喊了几句狠话,然后就把桌子掀了,军队开进了总统府,民盟的几个领导被一波带走,敏昂莱宣布接管政府。
  其实缅甸军方和民选政府的矛盾早有历史,双方长期不对付,这次大选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要说清楚这个事,咱们还得从缅甸这个国家说起。
  缅甸是个联邦制国家,类似美国。全国主要分成7个省7个邦。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是缅族人,主要生活在那七个省,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剩下的少数民族分布在7个邦,邦内实行自制,政府基本不怎么管,而且各邦都拥有自己的武装。
  如果你手边正好有缅甸地图,很快就会发现,缅族生活的7个省都集中在核心区,剩下的7个邦大部分都在边缘地区。原因也很简单,那些边缘地区大多数是英国殖民时期从周边邻居那里挖过来的,英国人在的时候还镇的住场子,英国人一走,这些地方也要跟着走,缅甸的国父昂山为了把这些留住,拉着大家签了个协议,也就是《彬龙协议》,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比如给与各邦高度自治权,容许拥有地方军队等等,总算把大家都留了下来,不过这也为后来缅甸的乱局埋下伏笔。
  从缅甸立国开始,这种国家结构就相当不稳定。好理解,这些边缘地区的人本来就和缅族没什么民族认同感,加之一般都在山区,山里人脾气暴躁,普遍不服管,一言不合就把枪掏出来了,政府也没什么办法。所以从成立开始,政府军和地方武装就战乱不断,隔断时间就得用枪炮对话。而且这些地方一般都和原来的国家藕断丝连,比如缅北的果敢基本上都是汉族,克钦邦跟我们国家云南的景颇族是同源,掸族和泰国的泰族500年前是一家,互相还都挨着,沟通方便,你说周边这些国家愿意让缅甸政府把这些地区收走吗?
  所以缅甸这个国家很分裂,核心区七个省非常稳定,边境的七个邦战乱不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不同的消息,一会儿说打起来了,死了多少多少人;一会儿又说国内一片祥和,人人信信佛,各个热情好客,非常适合旅游,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国家,其实说的是两个地方,一点不矛盾。
  这种乱哄哄的局面下,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就有很大发言权。缅甸自1962年军事政变后,一直是军人掌权。也没办法,缅甸那个乱局,文官政府根本压不住,只能依靠军队。不过军政府的弊病很明显,军队这些大老粗打仗还行,搞经济、搞建设、搞政治都是外行。用军队那套绝对服从的体制管理国家就是独裁,而这种绝对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国家的利益都流到军头们的腰包里,普通老百姓只能喝点汤。
  而且军队为了争取老百姓支持,大搞大缅族主义,对周围的少数民族采取高压政策,国内战乱不断,加上西方制裁,外资也进不来,所以军政府期间缅甸经济一落千丈,军头们固然赚的盆满钵满,老百姓却很不满意。
  这个背景下,1988年缅甸国父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回国,组织全国民主联盟,推动缅甸的民主进程。
  军方这时候也看出来自己不是搞建设的料,老百姓也受不了这帮兵痞瞎折腾,军头们检讨了一下,准备和文官合作,认认真真把国家建设好。
  1990年国会搞了个选举,民盟获得绝对多数,按道理应该进入政府组阁。不过眼瞅要交权,军头们又反悔了,把桌子一掀,宣布民盟非法,昂山素季也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20年,中间军方也很纠结,几次想再重启民主进程,不过体制改革就要伤筋动骨,军方拿着刀在自己身上摸了一圈,哪块肉都不舍得动,又把刀放下了。
  终于到了2008年,实在拖不下去了。军头们凑一块商量,觉得民主还是要搞,要不然实在没法交代,不过军队的利益也要保障。思来想去决定画几条红线,用宪法的形式给固定下来,他们觉得红线不动,军队的奶酪就没人动得了。比如:
  议会里军队人数要占25,这个比例固定,不用通过选举,军队直接指派;这条可以保证军队在国家事务里的发言权。
   必须议会超过75的人同意。这一条充分体现了军头们扎实的数学功底,结合上面那条,简单计算就知道,除非军队有人反水,否则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外国人或者有亲属是外国人不能当总统。这条是给昂山素季量身定制的,她的老公和孩子都是英国籍,按照宪法,没有参选总统的资格。
  紧急情况下,军队有权接管政府。至于什么是紧急情况,那就是军方说了算了,比如说怀疑选举舞弊什么的
  军方在国防部、内政部、边境事务部担任主要负责人。保证国内国外的暴力机构,都掌握在军队手里。
  有了这几条保底,军队大佬们终于觉得放心了, 2010年,缅甸终于举行第一次多党制全国大选。
  民盟高高新兴来参选,没想到遭到当头一棒。原来军方搞了个政党注册法,对参选政党提了两条关键要求,第一必须保证不能动宪法;第二是党内不能有服刑人员。谁是服刑人员?昂山素季啊。军方的意思很清楚,想参选的政党不能动军队的奶酪,而且不能带着昂山素季。这两条民盟一个也没法答应,僵持到后来,民盟所以摔门而去,说老子不选了。
  没有民盟没参加,军队控制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以绝对优势赢得2010年选举。
  不过这事办的太不地道,军方内部也觉得有点过了,代表军方的总统吴登盛还算比较开明,后来找了个机会把这两条限制取消了。民盟这边也觉得应该把策略调整一下,内部有人提出来,正面和军方硬刚不值,应该曲线救国,先通过选举上位,后面再慢慢折腾。
  这个背景下,2015年第二次选举,民盟参选,并且毫无悬念的赢得议会多数,变成了执政党。
  不过很快军方拿着一本宪法找上门来,说你们执政可以,昂山素季可不能当总统,他们家有海外关系,你看咱们宪法第几页第几条有规定。
  民盟说那好吧,不当总统就不当总统。然后转身就召集议会开了个会,投票表决,为昂山素季特别设置了国务资政的职位,总统有事咨询国务资政没问题吧,国务资政意见很对,我全盘接受没问题吧。
  一点毛病没有,完全符合宪法,军方瞪了半天眼睛,终于还是把这口气咽了下去。
  民盟竞选时候提出的口号是实现国内和平、发展经济和 ,所以上台后就准备大展拳脚,不过很快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三样最后一样也没干成,咱们一个一个说。
  国家内部地方武装和政府军还是打来打去,昂姐倒是想和谈,不过她说了不算。往往苦口婆心把人拉到谈判桌上,话没说两句,军方一个炸弹扔过去就全打了水漂。军头们倒也是不是生性好战,主要是为了刷存在感。打击少数民族,鼓动民族主义,取得主体民族缅族的支持,顺便敲打敲打民盟,提醒政府做事小心,我们都在边上看着呢。
  经济改革也成效不大,军队在缅甸经营了几十年,渗透进各个行业。军工,矿山,通信都有军队的背景,从哪儿入手都会触碰军队的利益,根本就啃不动。民盟执政时期GDP增速还赶不上军队控制的巩发党执政时期。
  政治上,议会里里杵25的军人,还有军队直接、间接控制的各种在野党,小事民盟还能做主,碰上大事军队稍微使点劲,事就黄了。不知道大家看过缅甸议会开会的图片没有,军人议员统一穿军装,整整齐齐座两排,那感觉就像是出操一样,举手表决步调一致不说,光那架势就能把人唬住。
  对外关系也不顺利,西方本来指望昂山素季上台后在缅甸推行民主政治,后来发现动静不大,特别是是2016年缅甸军队在若开邦发动军事行动,60万罗兴亚人被架着机枪赶到孟加拉国。西方本来等着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西方标榜的民主斗士昂山素季出来主持正义,没想到昂姐倒是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不过屁股坐在了军方这一边,跑到联合国为军方辩护,让西方大跌眼镜,缅甸与西方的关系降到冰点。
  总之内政外交,各种举步维艰。眼看2020年大选就要来领,2015年执政时吹的牛皮大部分都没兑现,昂山素季他们几个民盟大佬关起来门商量了一下,觉得根子还在军方权利太大,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宪法上着手。
  本来民盟上台时给老百姓承诺过 ,不过他们也知道 是军方的底线,一直都回避这个话题。不过手里实在没什么牌可打,如果不动宪法,民盟执政的日子也就到头了,不如拼死一搏,即使不成功,大选前折腾折腾这个事,也算是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从2019年开始,民盟就开始 的准备,而军方对此反应强烈,多次发出警告。从成立 委员会开始,军方的议员就采取静坐,缺席,破坏会场纪律等各种非常规手段抵制跟 相关的任何决议。这个时候军方在议会的25席位发挥了作用, 的事磕磕绊绊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选举结束,一共就改了几处文字表述,比如把“残疾人”改成“残障人士”,要紧东西动都没动。民盟和军方关系也降到冰点,互相都不参加对方组织的活动,还经常隔空喊话,民盟这边说要2008宪法是垃圾,军头们说你要敢动,我们随时准备回来接管政权。
  这个背景下,2020年11月大选,民盟出人意料又大获全胜,获得选票比上次竞选还要多。军方当时就懵了,说你这不对,你们民盟干啥啥不行,怎么会有那么多选民支持你,一定是作弊了。民盟当然不承认,两边打了几天嘴仗,2月1日,军方动手了。
  其实不管民盟做没作弊,军方都无法容忍民盟再掌权。自民盟着手 开始,两边就已经彻底撕破脸。勉强对付着过了两年,军方就指望换届了,没想到还得继续过下去,而且议会席位越来越少,再过五年是个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所以动手是迟早的事。
  至于为什么拖到2月1日才动手,我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找理由,2008宪法是军方的命根子,如何顺利接管政权,又不违背宪法是军方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看中间军方的态度有些反复,一会儿说不遵守宪法,后来又说会在宪法框架内行动。很多人误解了军方第二次表态,以为军方说遵守宪法就是不准备搞事了。其实不是,只不过是军队为自己的行为在宪法中找到合理解释。第二是寻找大国支持。双方嘴炮打的最厉害的时候,1月12日,军方大佬敏昂莱把王毅请到缅甸,目的是释放善意加试探中国的态度。双方私下谈了什么不得而知,不过敏昂莱应该也没得到他想要的,要不然也不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动手。
  不过军政府这次也没下狠手,多次表态会遵守宪法,不会回到军政府专政的老路上,后面还是会还政于民。不过民盟是没戏了,已经把军方得罪到头,估计会被摁的死死的。军方的目标还是让自己支持的巩发党上台执政,也就是回到2010 2015年的状态,前面放一个傀儡,军方在后面站台,既体现民主,还能保证军队利益。
  世界各国对这事看的也比较清楚,所以事情发生后大部分国家都没表态站队,喊的凶的是联合国、澳大利亚这种在缅甸没什么存在感的,有他没他一个样,喊破喉咙也没什么用。真正和缅甸利益相关的,比如中日韩、东盟,基本上都没怎么说话。
  比较特殊的是美国,美国尽管一开始措辞看起来很严厉,但其实态度很暧昧。这两天才开始指名道姓指责军方,但还是留有余地。老美也很矛盾,旗帜鲜明的制裁缅甸,担心把缅甸全面推向中国,不表态又和民主灯塔、世界警察的身份不符,所以首鼠两端,吞吞吐吐的。
  所以这次事件估计外国力量不会掺和,大概率还是缅甸国内自己玩,不过总得来说对缅甸政局影响不大,军方一直都在控制国内的政局,这次只不过从后台走向前台,对内对外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就看军方怎么收场比较好看,按照宪法规定紧急状态为期一年,他们还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