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洞评】秦制本色:无所谓信不信,就问你服不服?
文章目录
【风云洞评】秦制本色:无所谓信不信,就问你服不服?
司马迁《史记》之“李斯列传”有云: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馀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馀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祕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王位,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建大秦朝号称始皇帝。“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秦始皇被颂以红太阳般光芒万丈,其自创传世“皇帝”号并自称“始皇帝”,后继沿称二世三世皇帝以至万世而武运长久皇权永固。前210年即大秦第十一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于其第五次东巡。
红太阳永不落!大秦子民深信不疑,如今一朝驾崩,如之奈何?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胡亥赵高以及丞相李斯一番密谋后玩了一出常被后世效仿之移花接木大变活人。由胡亥继承皇位,以秦始皇之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诏令其自杀。有人信吗?有人服吗?正所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秦制本色:无所谓信不信,就问你服不服?
“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有人信吗?有人服吗?而至于为何选择秘不发丧,主要考虑到,皇帝在外去世消息传开,难免都城诸皇子诸权臣以及赵国韩魏齐楚燕等六国残余势力趁机发难。原君去世皇后与储君缺位,权力真空期间最容易生动乱。终究因一秦制权力而逆天违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受秦始皇重用信任而相,后世君王是否还会继续重用李斯?终究因一秦制权力而沆瀣一气。
事变主谋赵高对胡亥言称,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胡亥担心: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彊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赵高宽其心曰: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不义”“不孝”“不能”之事可行否?厚黑学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秦制本色:无所谓信不信,就问你服不服?
设若为人宽厚仁慈性格刚毅德高望重之长子扶苏继位,不能让大秦万万年,也不至于二世而亡。始皇大一统,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不分姓氏之秦制绵延两千多年。大秦何以二世而亡?胡亥继位后与赵高一起把宗室兄弟姐妹诛杀殆尽,大权交给赵高,自己只顾享乐。“愚民弱民贫民疲民壹民”下之老百姓,比秦始皇时期还苦,赋税繁重劳役不断,以至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长子扶苏也或能凭借秦制与合理国策以及臣民一心而盛世一时,然则,一家一姓“千世万世传之无穷”终究是梦想,朝代更迭死循环实乃秦制终极轮回之根本宿命。
商鞅的《商君书》包含驭民五术也即,壹民:统一思想;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五者若不灵,杀之。发明“驭民五术”之商鞅最终被车裂。发明延续数千年“秦制”之大秦,最终二世而亡。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秦制本色:无所谓信不信,就问你服不服?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