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员 林贡钦
  
  
  
  
  
  《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其主要观点是:朝民主社会主义方向,加快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我完全认同谢韬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胡温新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不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手段是难以实现的。因为现存的政治体制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建成。谢韬举例说明现存的制度不改不行: quot ;一个制度好不好,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个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民主和假民主的惟一标准。我们的制度不能阻止把五十多万知识分子打成右派,不能阻止公社化和大跃进的疯狂发动,当法西斯式的文化大革命废止宪法、停止议会活动的时候,我们的的制度没有任何反抗。quot ;
  
  实践检验真理
  
  谢韬说了大实话。反右派、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次政治运动,都是我们这几代人经历过的灾难,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然而,目前我们国家政治体制内仍末建立预防类似人为灾难重演的机制,只是建立在领导人的道德水准之上。这种政治体制不改行吗?和谐社会建立在这种政治体制上,能牢靠吗?
  
  所以,是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权力制衡问题,是真构建或假构建和谐社会的试金石。因为,无制约的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天敌。对胡温新政来说,腐败的权利与和谐社会,如水与火不兼容。在这个意义上说,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
  
  谢韬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他说: quot ;民主社会主义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调节分配,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脑劳动的差别,……。社会民主党人用团结资产阶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办法,实现了差别日益缩小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让有产者变成无产者,而是让无产者变成有产者;不是让富人变成穷人,而是让穷人变成富人。这是社会民主党人治理国家的总的思路。这个崭新的思路比我们曾经奉行的阶级斗争 劫富济贫思路高超百倍。前者是共同富裕,后者是共同贫穷。
  
  普通民众的富裕和政府官员的廉洁,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两大亮点。quot ;
  
  谢韬的观点震聋发聩,令人深醒。当今世界,如果可以算是实现了和谐社会的国家,应首推北欧诸国,特别是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地创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争论了百年的话题。中国人也为此争论了40年,如果不是邓小平quot ;不争论quot ;的一句话,中国人也许还在种社会主义的quot ;草quot ;。历史的进程显示,民主社会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开创了和谐社会的先河。谢韬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独具慧眼,远见卓识。
  
  有官员和学者对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持保留意见,认为还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然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至今还走不出封建主义的泥淖,还成为了不进行改革的最好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