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就是从师范院校走出来的。虽然最终没有执教,对于师范院校依旧有着难以描述的热爱。况且,我读书时的师范,还属于中专,不像现在,很多师范都属于本科级别,绝对的有实力。但不管怎么样,所有师范的宗旨还是相同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的老师在这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他说,学习成绩好坏姑且不谈,首先要求你们必须做个有品行,有操守的人,否则就是对师范的亵渎。作为老师,我将来都死不瞑目。好嘛,从莘莘学子到现在的油腻中年男人,期间无论经历多少坎坷风雨,这样的教导我始终记在心上,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随着社会的发展,母校已经不存在。和同学聊到这个话题,很是伤感。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现今的师范虽说级别普遍提升,但个别学校的做法却让人匪夷所思。这不,华中师范大学就玩起了幺蛾子。公然请个名叫安德义的大师到学校来讲国学。主题是传统文化与修养。要学生读经典,有爱心,学会担当。

  从字面上看,绝对的没有毛病。我都想前往现场洗耳恭听。学校呢,也是相当的重视,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结果呢,让人难以想象。大师所讲内容完全变了调,竟然阐述起了女德。声言,女人最大的优点是温柔,遇到凶女人,家里要三代败亡,女人的毛病,都是因为怨气,怨气是百病的源头。

  更为荒唐的是,安大师还引用王凤仪的说辞。有学生指出,王凤仪曾经公开投靠日伪政权,公开为伪满洲国背书。以他为榜样,都是讲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啊,不单完全有悖于真正的国学思想,更是对学历史的学生变相的侮辱。当下就给爆料出来,迅速引起舆论的关注。

  眼看事情要闹大,学校沉不住气了,迅速发出声明,大师不是校长找的,和校长没有任何毛线的关系。这份声明真的让人呵呵,无非糊弄下未成年人罢了。我不相信,在没有得到妥善安排的情况下,任谁都可以任意的登上华中师范学院的讲台大放厥词。恐怕进入校园都有点困难。

  不过,这位安大师还是真有点“来头”的,到学校客串亦非首次。同时,他还是北京大学总裁班的老师,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遗憾的是,这个研究会已经被湖北省民政厅定为非法社会组织了。很搞笑吧?在信息如此透明的时代,堂堂的国家高等学府竟然闭塞到了这等地步。

  女德这玩意,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当真是打着文化旗号,实则祸害女性的不二法宝。基于此,教育部在本月初明文规定,禁止以讲述国学的名义开设所谓的女德班。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的硬性规定在华中师范成了一纸空文,甚至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一场精美绝伦的国学闹剧。

  现在想来,我当年的读书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没有太多的课外作业,没有太多的补习班,更没有什么名家的讲座,但学来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现在呢,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盛产大师的年代。除了必要的课程,学生还要被强制性地接受某些大师的思想灌输,哪怕是些糟粕性的东西。

  有朋友为我推荐过个文化大师。头次见面,一袭素衫,满口的之乎者也,讲起历史,更是侃侃而谈。但多是野史,而且把朝代和人名都弄成张冠李戴,简直就是满嘴的跑火车。我懒得听,朋友却入迷,还要大师为其孩子单独辅导。屡劝不听,只得就此别过。都是些什么人啊。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教育的普及与开放度是国家和民族前行的基石。但是,总有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以教育的名义去为自己敛不义之财。遇到这样的,就得丝毫不客气的把其打回原形。如此,方能安好。(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