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专利战略
文章目录
鄙人于2003年在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西信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工作期间,我参与了组建中国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的工作及企业专利战略应用系统的开发,因此我认识到了知识产权对一个企业及国家的重要性。这期间我与企业的研发部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沟通时发现,他们对知识产权的战略使用以及在研发方向等无法正确把握。不能及时全面的掌握竞争对手的研发成果,在一些技术领域始终落后于对手。所以他们希望能及时知道竞争对手(或行业)的研发成果(对手新申请的专利文献),以此作为研发的参考资料。
我想如果我们可以把各行业的专利资料集成,再提供给各行业的企业,然后把每个季度的新信息提供给企业。每年或半年出具一个行业竞争与分析报告并卖给企业。如果这项工作由有经验的专利代理公司来做,更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两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行业动态,也做了一些市场推广方案。由于我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尚浅,所以一直不曾有所行动,希望能再次论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大家群策群力,可以把此项目成功实施下去.
我的联系方式:MAIL :netyujunat 126。com
转载
《对专利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的必要性》
一、 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最本质特征是知识化和知识经济一体化,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利用,使得知识信息急速增长;另一方面,又对知识信息产生强烈的和巨大的需求。
专利信息是最全面的创新技术信息资源,深入开发专利信息资源,建立高质量的专利数据库,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专利审查的需要。因为,无论发展和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还是对新技术进行专利保护,都要对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查新检索,都要首先了解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具有有效检索手段的、高水平的数据库是保证查新检索质量、保证新技术、新产品在研发之初处于高起点、保证专利审查检索质量、提高专利审查速度的重要前提。
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自建库投入使用以来,对专利审查员和广大社会公众检索中国专利信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数据库还使中国专利技术信息以电子化的形式走上国际舞台,对宣传、推广中国专利技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随着中国专利申请量的逐年激增,该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和检索效率逐渐地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和审查业务的检索需求。近年来的检索实践使我们深感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加工水平与国外先进数据库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特别是涉及化学领域的专利检索问题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中国专利数据库对化学物质名称标引不充分,缺乏完整的同义词及代码系统,致使许多化学物质和药物无法检出;
(2)化学专利中有大量关键性的新化合物根本没有名称,只有化学结构或分子式,而中国专利数据库对这类信息完全不能检索;
(3)许多专业性关键信息没有标引和检索入口,如药物的药理作用、疗效、副作用、毒性等;
(4)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药研究投入巨大,其衍生物又大多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发明人都希望专利保护的范围尽可能广,因此,有相当多的药物化学物质信息使用族性化学结构进行描述,具有许多可变的结构属性,这类信息对新药开发和专利审查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中国专利数据库对这类信息根本不能检索;
(5)中国专利数据库对专利权人、机构名称标引不规范,致使同一机构的专利不能全部检出,漏检率极高,更无法对国内外专利权人在我国申请专利的状况进行有效地统计。
(6)检索系统落后,检索界面不友好,无法作复杂的组配检索和统计检索。
为了得到准确有效的检索结果,我们不得不经常支付大量外汇使用国外先进的数据库来检索我们自己的中国专利信息!
例如,最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我们检索43种药物是否在中国申请了专利,我们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中只检索出其中的13种药物,共43篇中国专利;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为了保证检索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又在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中进行国际联机检索(联机检索费2000多美元),将检索结果限制成“中国专利”,查出这43种药物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就有36种,共441篇中国专利。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仅为在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中检索结果的十分之一,可见中国专利数据库漏检率之高。
对国外高水平专利数据库的依赖,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如,英国德温特公司的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是检索世界各国专利信息的权威数据库,最初在我国有三家订户,分别为中国专利局、上海科技情报所和国防科工委情报所。该数据库每年的数据更新价格从开始的每年十几万元人民币,到几十万元人民币,1998年涨到81万元,1999年猛涨到一年数据更新费234万(18万英镑),而2000年涨到近300万元人民币(20万英镑)!由于不堪重负,上海科技情报所和国防科工委情报所1999年已经停止订购,目前只有国家专利局由于专利审查的必需而不得不忍痛继续订购。发达国家在信息产品价格上对我们的非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异于对我们的信息封锁。
由于我们与美英法等国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如果哪一天,他们硬要持续涨价、或干脆不向我们提供数据了,我们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我们在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上没有和他们对等的高技术产品。如果不自强,不奋起直追,就只有等着挨打!但是,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专利信息深度加工能力和产品,就可以打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高级信息加工技术方面的封锁,不仅可以生产出自己深度加工的高水平数据库,而且可以用我们低廉的高智力信息加工产品与国外先进数据库提供商进行平等交换,甚至承接“来料加工”和参与国际合作,用赚取的外汇来平衡我们购买外国先进数据库的投资。
为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满足社会公众对提高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功能的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和专利审查业务中对化学物质信息日益复杂的检索需求,为了使中国专利数据库在检索功能和检索质量的提高上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数据库建设上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具有化学结构检索功能的深度加工的中国专利数据库势在必行。
鉴于对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全面深度加工标引需大量的资金、时间和高智力投入,而我国的药物研发事业对专利信息的高技术含量检索需求更为急切,我们计划首先用有限的资金创建深度标引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以开发有普遍意义的族性化学结构信息处理技术和药物专利信息的深度二次加工为 切入点,解决关键技术,建立专业化研究和标引队伍,尽快建成一个实用数据库,用高技术的信息服务和对外数据交换销售,即“以库养库”的方式,逐渐收回建库成本,并为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全面深度加工标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库目标
参照国外同类先进数据库的建库经验,争取在短期内建成一个包含全部中国药物专利信息的中英文双语种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该数据库经过深度加工标引,具有族性化学结构检索功能。该数据库的检索系统功能齐全而先进、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满足各类用户对中国药物专利专业信息检索的迫切需求。另外,由于解决了化学专利信息检索的核心技术问题,将为今后实现全部中国专利化学文献的深度加工奠定基础。
建成后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将在三个方面得到改进:
1. 题录和主题信息的深度加工标引
● 药物专利题录信息的规范和标引;
● 药物专业范畴分类标引;
● 药物专业主题信息标引,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组成、毒副作用、治疗、诊断、剂型等内容;
● 中英文的同义词系统;
● 记录中的篇名和文摘全部予以规范并重写,提高记录的技术信息含量;
● 全部题录数据,包括文摘都提供中英文双语种的显示和检索功能。不仅增加了英文的检索入口,进一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而且,为数据库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 建立规范的公司名称和公司代码标引和检索系统。
2. 化学结构信息的深度加工标引
● 确定化学结构的标引、计算机表达和检索;
● 族性化学结构的标引、计算机匹配处理和检索;
3. 建立与国际先进的数据库检索系统接轨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提供丰富的检索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检索方法,及各种统计功能
建成后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网向专利审查员提供检索服务,而且也应能够在因特网上向国内外公众提供有偿联机检索服务。通过该项目,还能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利信息深度加工标引的队伍。
我们坚信:在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奋斗,我们一定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全部攻关项目,建成一个功能强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
三. 建库方案和技术路线
1.原则:能借鉴的借鉴,无法借鉴的,搞联合攻关,自行解决。
为节约经费,提高效率,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的建设将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尽可能借鉴国外经过实践检验的现有先进标引技术;对于国外保密的族性化学结构信息处理和标引技术,我们将走官、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借鉴国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研究攻关,搞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族性化学族性结构处理和标引检索系统。检索中心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已合作多年,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目前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进行族性化学结构信息的计算机匹配处理技术和检索技术的攻关工作,并建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试验系统,为今后的研究和建立实用性、商业性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题录信息的深层二次加工
题录深度标引相对结构信息处理而言较易实现。为争取时间,我们计划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并行,由检索中心负责尽快开展题录深度标引规则的研究、制定和最终测试工作,并组建标引队伍,开展人员培训,开始题录深度标引,尽快形成一个可供检索的题录文摘数据库。在题录标引方面,将借鉴英国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和药物专利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法国世界药物专利数据库等国外先进数据库的经验,对专利题录信息进行深层二次加工,加大数据库记录的信息含量和可检索性。
3.药物专利族性化学结构信息的计算机匹配处理研究和标引
由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负责药物专利族性化学结构信息的计算机匹配处理研究和标引规则的制定。借鉴美国化学文摘社的化学物质登记数据库和MARPAT数据库对化学物质结构处理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族性化学结构处理和标引体系。上海有机所与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有长期合作关系,也是CAS数据库产品在中国最大的用户,该所多名研究人员曾参与了CAS化学物质登记数据库检索和显示系统的程序设计及修改工作,大大提高了该系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另外,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80年代中就开始研究化学结构信息处理,目前已解决了确定化学结构的计算机处理和检索技术,并已经建成了一个具有20余万个确定化学结构、40余万个化学物质名称的化学物质索引数据库和一个有60万数据的中英文双语种的中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其研究水平目前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4.采用招标的方式,与国内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合作,建立专业化的与国际接轨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提供丰富的检索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检索方法,及各种统计功能。
我们计划,药物库题录深度标引和检索系统的开发主要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为今后与国外进行合作和数据交换奠定基础;族性化学结构信息处理和标引将使用上海有机所自行开发的软件和标引规则,族性结构信息的输入、输出系统由大连理工大学参与研制,检索咨询中心负责项目的组织、标引队伍的建立,数据深度加工标引和建库工作,力争将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先进数据库。
四、项目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1.研究药物专利中族性化学结构信息深度加工标引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弥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2.目前我国数据库水平普遍比较低,在世界数据库领域缺乏竞争力。深度加工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国数据库加工的水平,可以推动我国数据库加工产业早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3。 依托该技术建立的具有化学结构检索功能的中国药物专利数据库,将满足我国化学药物研究开发对该类信息检索的迫切需求,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依赖外国先进数据库检索化学结构信息的现状,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4。 该数据库的建成将满足我局专利审查业务对中国药物专利的复杂化学结构、多种化学物质名称、药理、疗效、毒性等专业信息的检索需求;不仅可以节约检索经费,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审查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对加快审查速度和提高审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 我国掌握药物的族性化学结构信息处理和标引技术后,将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为我们开展与发达国家在信息深度加工领域中平等互利的合作提供可能。我们可以与外国相关信息机构合作,首先通过交换或销售对中国专利信息化学结构深度标引的数据,逐步收回我国对建立中国药物和化学专利数据库的资金投入;进而利用我国智力劳动价格低廉的优势,承接对外国专利信息的深度加工标引工作,用数据加工的智力劳动为我国赚取大量外汇,并用赚取的资金支持数据库的建设,保证数据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
关于43种化学药品是否在中国申请了专利的检索统计
2000年4月28日 4月30日,中国专利局检索中心检索处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承担检索“43种药品是否在中国申请了专利”的课题。我们先用中文名称对这43种药物在中国专利文摘光盘数据库中检索,查出有13种药物在中国申请了专利,从药物制备、剂型到用途共有43篇中国发明专利,另有2篇是包含药品名称的外观设计专利;又用这43种药物的英文名称在STN国际联机系统的美国化学文摘系列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将检索结果限定在“中国”、“专利”,查出有36种药物在中国申请了专利,其中有中国专利号的发明专利共441篇!(此外,如果再加上PCT申请,WO指定国为中国,则共获得1515篇)。(检索费:2000多美元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0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