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年轻干部应当不断学习,淬炼自己,努力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三事”干部。我认为,这不仅是对大家提出的高标准要求,更是当下年轻干部的工作心声和行动指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受了现实问题的磨炼,才能在工作中实现“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想干事”的好干部。论增强干部的能力,政治能力始终是置于首位的、最核心的能力,正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甘当司法改革“燃灯者”的邹碧华,始终将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为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步履不停,真正践行了“想干事”的最高标准。只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二、增强工作本领,做“能干事”的新干部。“成事兴业,实干为要”,年轻干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中开拓新局。干事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基层就是锻炼自己的大舞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在基层才能听到普通百姓的心声,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本领,答好群众出的每一张考卷。
  三、不负群众嘱托,做“干成事”的强干部。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是抽象的、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具体的、越到艰难时刻越需要响鼓重锤的。面对群众的诉求时,不打游击、不逃避,用心、用力、用情去完成每一个棘手问题,时时刻刻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始终是年轻干部工作的重点,也是“干成事”的最好检验。
  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完成,精准脱贫的工作还存在难愈沉疴,“行百里者半九十”,年轻干部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应主动顺应时势,提高“三事”能力,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