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四五”规划。“十三五”的成绩振奋人心,对于广大“三农”工作者而言,“十四五”将会是更为广阔的“学习课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标“十四五”,当前,尤其要念好“三字经”。念好“深”字经,为对标“十四五”学专业。“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规划《建议》是部“大词典”,更是“三农”工作者的“必修课”。要深学深研,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好“十四五”这门专业课;要紧密结合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要舍得花精力,白天走、看、讲,晚上读、写、想,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尤其是要边读边想,消化吸收规划《建议》的“知识点”,多设“吾日三省”,工作是否无误?群众是否满意?明天如何进步?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真本领。念好“先”字经,为对标“十四五”找答案。“打铁先得自身硬”“没有金刚钻,揽不下瓷器活”。要吃透弄懂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上讲台当老师,用贴切朴实的语言向老百姓传达我们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让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民群众思想里面生根发芽。要先知先觉乡村振兴“解题思路”,让“五大振兴”的“解题技巧”灵活运用于“三农”工作之中,防止“答错题”“丢分数”。要坚持问题导向,农民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课堂提问”,需要限时回答正确;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就是“课后习题”,需要细心做对做好;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就是“阶段测验”,需要考前准备、考时尽力、考后总结。念好“实”字经,为对标“十四五”做考卷。天下大事,必耕于细,落于实。要学会将“十四五”规划与自身现阶段“三农”工作的职能职责相结合,把重心放在自己应干、能干、且可以干好的领域,规划一份切合自身实际的任务表,走出高楼深院,走进田间地头,打开群众“话匣子”,掏出为民服务的“心窝子”,与人民群众坦诚相待,做好“必考卷”,将每一件惠民利民的暖心事落到实处、落到群众心坎上,用为民服务的“热度”提升群众内心的“温度”,时时处处传递“十四五”带来的社会温暖。总之,“三农”工作者要找好切入点和发力点,站在高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上先行先为。(山西省阳高县农业农村局 荆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