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道以为政5
文章目录
孔子提倡道德教化和礼治,对社会不仅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提高文明道德水准,改善社会风气,但是历来不受有司待见,其中原因你懂的,这里就不多言了。胡适到西方发达国家走了一趟回来,就认为:“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都开始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道德自然会回归,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国家;反之,人人高谈道德,而把法治掷于一边,最终这个国家会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以为发达国家是不讲道德的。其实,发达国家做了长期的大量的广泛的深入细致的道德教化和礼治工作,只是胡适肉眼凡胎看不到而已。只要你看看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引导,宗教活动,舆论导向,文艺娱乐的感化,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实施,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宣传……更重要的是官员们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这些都对社会道德文明起着重大推动作用,而他们的法治只不过是道德教化和礼治的补充而已。反观天天说道德的国家,只是停留在口头的“说”上面,却无人肯做无名英雄,去做艰苦细致的道德教化和礼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反而个个想着“上头条”,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特别是有司人员不能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国家,即使用尽严打、重典、严刑峻法,社会文明道德也是不会好起来的。——胡适只知道反孔,却满脑子浆糊。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