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春闺梦》中有一句唱词,“市语微哗虑变生”。这句唱词后来被引用形容一个人越是满腹心事,越容易风声鹤唳、身心俱伤。
  为何“市语微哗”就”虑变生”?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往往与个人的经历直接相关。纵观那些犯这样那样错误者,他们内心其实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非常清楚,一旦违规逾矩,都或多或少背上心理负担。如果不能及时收手,错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也会成倍增加,总担心东窗事发而身败名裂。即便有人强作镇定,有人竭力掩饰,有人虚张声势,但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仍如出一辙,投射到外在行为,就可能纵情声色或抑郁寡欢,或暴躁易怒或噩梦连连,这对身心健康无疑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名收受贿赂锒铛入狱的领导干部在悔过书中说,“单位每次组织反腐警示教育,仿佛讲的就是自己,如坐针毡;别人在谈论某某官员查处落马,就冒冷汗;就连街上警车驰过,警笛响起,都担心有什么不测,成天提心吊胆……”长此以往,身心疲惫,最后不仅没有躲过牢狱之灾,还落一身病。”这番细致的描述,真切地反映出违纪违法干部长期深陷“心病身也病”的困境,可谓教育深刻。长期生活在忧惧中的痛苦难以想象,尤其是强力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不敢腐”的震慑效应持续巩固放大,这种恐慌尤甚。一些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受到法律的严惩,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成为违纪违法者摆脱焦虑,安放身心的最好救赎。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更多党员干部应当从中得到深刻启示,心若向阳,何虑“变生”?唯有正德修身、遵规守矩、清廉自持,方能挺直腰杆,轻松愉悦地迎接清晨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