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宁:教堂里的管风琴之十四
文章目录
信仰的力量。吉林作协副 胡冬林(55年生,病逝于17年),是个生态文学作家。其父母是诗人,带给他从小疾恶如仇、有些憨直的性格、一根筋的思维让他与妻子离异二十八年,身患有多种疾病,在如此情况下,在长白山里生活六年,直接与包括熊在内的多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他准备最后收手,下山与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外孙团聚之时,因突发疾病而去世。他热爱野生动物,有几个难忘的几个场面。其一:写作时的灵感出现。因为十分喜欢野生动物,为了能够与这些野生动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以便能够顺利而进行有质量的写作,他往往选取一些有故事的的动物残骸。一是熊下颌骨一块。有山里的下套人,不幸套住了熊的嘴,没有挣脱掉,结果熊在挣脱是,坚硬的钢丝绳把其嘴边的肉全部削去,连坚硬的牙齿也被磨出一条深深铜线绳印来,还好,被与胡冬林一起巡山的动物保护者们给救了下来,后来人工喂养又活了十五年;二是一个熊头标本。有山里猎人为了取熊掌与熊胆,结果用猎枪死打死了一家三头熊,因为其制作的标本不合格,没有卖出去,后来东转西漂就到了胡冬林这儿,成了他写作案头经常抚摸、给予可能灵感来临的圣物。三是救护与做保护之卧底。开始胡冬林与好媳妇一家没有人想像的那么顺利。熊用三种方法驱赶感到危险,一是用熊掌使劲拍树,警告我的领地,对方快离开;二是用力叫唤,发出卟卟的大声,意思就是快滚,不然我要生气了;三最危险,就是进行人类的咬牙切齿,上下牙齿进行摩擦,然后嘴两边还流出白唾液。于是在熊第二种警告方法应用时,胡冬林赶快离开了熊一家的领地。六年中,胡冬林与一头母亲叫“好媳妇”的熊一家人朝夕相处,结果在第五年,有一老一年轻的猎人进山要打猎,结果被胡冬林盯上,于是一起当观望者进山。结果那两人是有备而来,就是直奔好媳妇一家来,因此当对方要举枪射击时,被胡冬林挡了下来,面对说两万元钱的大家分配,胡就是不同意他们打猎。于是那两个人心想,怎么摆脱他,等明天再来打。当胡冬林看到那两人还是在熊冬眠地来回转悠时,知道熊一家一定是凶多吉少,于是胡冬林,悄悄趁他们不注意,用火烧熏,尽量动静大一些,好让回来的熊知道情况危机,就可以选择到别的地方居住。但是过后不久,这些猎人还是趁胡冬林不在现场,用炸弹炸死了五六头熊。得到不幸的消息,他在第一时间报警,结果在好多动物志愿者与警察的帮助下,对盗猎分子残害的人员进行收审判刑。因为从事于写作,因为没有生活规律,因为执着,所以让盗猎分子很憎恨,而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不理解,生活无常,感到生活十分孤独寂寞。他曾经由此说孤独也有三境界。一是简单的几个钟头失眠,是属于浅表层次的;二是等尿型的,就是实在无事,就心里想着下一回出门撒尿了;三是整夜睡不着,就是百姓讲的床上“烙烧饼”。心气高,比较不合群,所以在周围因为太固执,虽然手中有两个手机,进行预备,但最后连给谁打电话进行都无从下手了。因为信仰的执着,牺牲的东西太多:亲情、爱情,许多的享受,甚至最后因为生活无规律,结果可能连什么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也无从说起。这个为信仰而牺牲了的所有,你说值得吗?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