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街道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积分管理新模式
文章目录
近年来,文昌街道以党建为统领,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创新,从改善辖区人居环境入手,结合实际,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农户积分管理办法》,通过积分兑换洗衣液、电饭锅等物品,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经过一年的试运行,收效良好。
一、完善积分体系,以机制促落实。传统的乡村治理全靠党委、政府,村干部贯彻执行和管理,特别是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多是政府动员,村里出工出车,形成“干部干,群众看”的顽疾。文昌街道通过研究政策、外出参观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把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农户积分管理办法》,这一积分管理体系打破一贯的乡村治理模式。通过“街长包街,党员联户”,把普通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丰富活动载体,将积分管理做细做实。村民积分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为评分基本内容,自己动手整治自家庭院内外卫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居环境带来的变化。通过“最美家庭评选”、“小手拉大手”、“巾帼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切实提高群众对积分管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在疫情防控期间,文昌街道通过视频直播、开展“我爱我家”等评选活动,动员群众自觉动手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自街道召开“干干净净迎小康 四城联创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会后,该街道已自行组织开展了11轮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逐村观摩评比活动。对党员、干部户先评先比,重点对房前屋后有无杂物、料堆进行清理。每轮都逐村逐户进行评比打分,适时颁发红蓝旗,通过以点带面,层层压实责任,做实积分管理,保障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反弹。
三、实行“双激励”,群众有“奔头”有干劲。在积分管理工作中,为激励群众主动参与,各村积极想办法,强宣传,定措施,抓落实。通过“五彩文昌·时代新声”广播、微视频、抖音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户积分管理的意义,其中马范桥、薛延陵等村主动为群众发放扫帚,群众热情高涨,清理和长效保持形成常态。工作中,各村充分调动酷走队等群团组织,通过示范带动,影响其他户自觉清理卫生。每月10日前,各村组织群众代表入户开展评比,根据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让参与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参与今后的积分管理就更有“奔头”了。目前36个行政村将农户积分成为常态,累计兑换物品资金达9万余元。
如今,走进文昌街道辖区各村,垃圾不落地、巷道整齐干净已成常态。家家户户“自扫门前雪”,极大地促进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积分管理让农村文明新风处处彰显,有力地推进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