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这个特别讲究“人情味”的这个特定环境中,人脉可以说生意人为之生存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中的商人们的推杯论盏是很常见的,往往为了促成哪桩买卖,不管成与不成,先把礼物奉上,请吃个饭唱个歌洗个桑拿什么的是最正常不过的。维护感情从而达成交易,双方各得所需,其乐融融,笑哈哈的把钱都赚了。其实互联网中亦是如此,而且互联网中维护人情的成本很低很低。



  一个朋友是做城市出租车广告业务的,应该来说是见过最会和最能送礼的销售员。其公司把整个城市的出租车车顶广告业务给包了,其公司的费用是按天计算的,一天两千左右,不过该公司的费用都可以用任何实物来抵扣;当然是有一定折扣的,有的按七折八折抵扣,有的只收部分抵扣,5万只收3万现金,剩下的用其他相抵。比如,广告主是做房地产的,你要打一年的广告七十多万,不想给现金也可以,签好合同用等价房产来冲抵,还有广告主是卖大闸蟹的,可以用螃蟹劵来付广告费,KTV可以用酒水劵,洗浴中心用按摩劵等等,只要是实实在在的的实物一概照单全收。



  然后其公司的业务员就一天到晚去拜访客户,只要你有意向,下次再登门造访就多少提点小礼品,什么茶叶月饼啊,或者邀请主要相关人员去喝个酒唱个歌啊,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就把生意谈成了。销售员请客户的花费都是劵,这些劵的来源上面也说了,自然可不是免费公司给的,根据当月完成的业绩,公司会免掉你使用的劵部分额度或按折扣从工资里减掉;不然销售员什么也不用干,天天拿着劵去花天酒地就行了,这样一样,拿劵之前就会先考虑这钱花的值不值,能不能在提成上挣回来了。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和所有的生意人是这样,单单说的是自己见过的一部分现象。从侧面证明生意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和维护很为重要,在互联网上大家谁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一单业务的成交虽然往往都是在电脑上聊天或者手机电话去谈成,但同样很多人情上的维护决定着你以后能成就到几何。小编前段时间做了个业务,刚开始的时候答应客户说次日完成一项业务,但次日由于一些其他的因素,没有完成客户的要求,当时就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算了下自己这边花费也不大,就很坦诚的跟客户讲,不好意思,答应你的事只完成一部分,把定金退你吧,耽误了你的情况特别抱歉。客户也表示理解,并没有收退回来的定金,反而又追加了更多的订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这么好说话,也有客户会发脾气,要求退全款,这种情况也不少,但是这个时候你只要好好的跟客户沟通,达成双方共识,买卖不成仁义在,交个朋友,指不定下次还会找到你。然而很多在互联网上做买卖的人的做法就是钱只要进了口袋无论如何不会退回,反正谁也不认识谁,我就拖着你,你能为了几百几千块钱能把我怎么样,这类人暂且不说违不违法,首先就是不道德的,你要知道你在互联网上结交的生意人,不利于口碑不说,在你日后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机会和机遇。



  还有更多的互联网人,尤其是新手业务不熟练的那种,在跟人谈一个业务,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越多越好,这点在互联网上一样是对自身很不利的,因为在互联网上买东西的人都是有很强的延续性,你再一开始就为了去赚钱而去赚钱,往往最后你赚不到多少钱,首先因为在互联网上你做的东西不一定会完美切合客户的需求,肯定或多或少有些不匹配,如果为了长久,刚开始就不要把价格开高了,先达成第一步的合作,合作之后如果能够完美匹配客户需求,第二次再开始谈价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谈,客户一般都能接受。所以在这点上,小编在互联网上谈客户,一开始双方询价,客户要是还价,只要是不赔钱就可以做,从来只有这么一句话,价格高和低,咱先暂且不争,等做完第一单,尔后咱再谈价格,质量不好再便宜也没用,质量好我自然会加价。



  所以在这点上小编很讨厌下面做单的人一上来就把自己的价格报很高,说自己能做多大多大的量,一般这种一律去掉;一般能干活的人根本不会一上来跟你说他多厉害,而是直接把活接来做完之后再说,价格第一次让你看着给,只要你不让他亏本就行。合作的也很舒服,下次还会找他,相反那种要价高还吹嘘自己很强能力的,往往就是绣花枕头,不信你合作试试,到时候你会欲哭无泪,到了工期什么做不成,往往把定金还赔进去。



  上面说了那么多,主要还是说在互联网上做事赚钱一样要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踏踏实实的做事,以交朋友的心态去谈合作,结果你会发现顺畅很多,很多大单都在无意间水到渠成,相对比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你的社交成本降低了太多太多,只需要你把心态放好,不卑不亢,真诚的去做事,切勿想着我赚一波是一波,那样你的路将会越来越窄。你在互联网上朋友多了,人家随便甩个项目你做,让你赚个盆满钵满不是难事,但首先你得让人家看到你的能力。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