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干部考核工作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进一步考准考实、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使干部改进作风,明确了正确方向和基本方法。
  注重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是考准考实干部的内在要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选干部具体工作有阶段性,内在要求是经常性,只有近距离接触干部,加大平时性了解,通过对日常考核与任职考察相互印证,全面掌握干部在日常工作特别是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现实表现,才能识深识准一名干部,避免任职考察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可能存在的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只有注重日常了解,加强综合分析研判,才能统筹考核干部素质、能力、性格等多种因素,优化班子配备,防止“急拿现用”、“临时找人”现象;只有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健全干部日常性考核和管理机制,及时掌握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才能对干部形成较强的监督和约束,有效改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注重把考核功夫下在平时必须坚持经常性全方位多渠道识别干部。当前,要重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考察干部,深入了解干部宗旨意识、对群众感情和工作作风情况。坚持不打招呼深入一线,提倡随机调研,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在乡语口碑中,在同各类干部多打交道、多谈心、多沟通中,从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全面了解分析干部的情况。
  注重平时考核结果运用是考准考实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平时考核结果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得到检验。要把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任前考察、届中届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分析研判、注重相互补充,综合运用好各种考核结果,着力解决考核失真失实问题,增强考核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对平时考核中发现干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对症下药补齐“短板”,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错误,避免“亚健康”恶化成“不健康”后再动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