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坚持司法为民,
文章目录
【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坚持司法为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2日上午9时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人民法院工作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也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份工作报告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更看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司法体制越来越充分展现出来的优越性,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坚持司法为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报告中这些铿锵有力的语句令人难忘:坚持司法为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法审理教育、就业、养老、医疗、消费、婚姻家庭等案件,促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加强行政审判,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加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加强涉军案件审判,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诉调对接机制,下大气力推动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发挥裁判示范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法治和德治有机统一、相得益彰。推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配合立法机关推进强制执行法立法工作,制定实施执行工作五年发展纲要,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执行工作水平,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现将报告中的十大“强音”带给你,让你尽快读懂报告全文:
1、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依法严惩方针,坚持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相结合,依法严惩欺压残害群众的“村霸”“市霸”,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维护社会安宁。
2、依法审理孙政才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彰显党中央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坚强决心。
3、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相统一,坚持严格公正司法。
4、依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5、认真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依法审理叶挺、方志敏烈士名誉权案,旗帜鲜明保护英烈名誉荣誉。
6、依法支持公民通过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7、着力解决查人找物难题,建成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
8、着力遏制规避执行行为,完善联合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9、发布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划定高压线,转变执行作风。建成统一的执行办案平台和指挥管理平台,加强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
10、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各级法院不懈努力、久久为功,一定能够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李瑛)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