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冻死骨 每个冬季还是照常发生
  文维扬卧龙


  现代快报12月22日报道 47岁民工露宿街头被冻死 救助站称其不愿来昨天一早,露宿南京街头的安徽人老崔,被发现肢体冰凉,没了呼吸。这名47岁打工者的离去,在安德门周边的打工、流浪人群中,并没引起太多的关注。大家依旧忙着自己的事,天渐渐黑下来时,他们又来到桥洞里、屋檐下,瑟缩着度过又一夜。


  南京,六朝古都,江苏省的省会,也是江苏省唯一特大城市,因此来此找工作谋生的人员极多,占城市常住人口五成以上。在这些为生存为梦想来南京的流动人口中,能够如愿以偿的只是一部分人,那些学历低年纪大的民工和流浪者是比较让人揪心的人群。春夏秋三季,工作机会多,还能将就对付,最难熬的是冬季,工作机会少而天又冷,没挣着钱更省不得花钱,他们很多人就会选择在安德门地铁站、纬八路高架桥等地露宿。


  数九隆冬的南京,那室外刺骨的寒风、那冰凉的水泥地即便是年轻大小伙的体质也扛不住,这些民工和流浪汉们躲在高架桥下露宿街头,没病都会冻出病来,每个冬季都会有冻死人的新闻,但是这些人极少愿意去政府办的救助站,还是愿意守在各个劳务市场附近,等着能有工作机会挣钱。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值得大家深思!


  民工和流浪汉方面,恐怕除了他们的眼光浅,更多的就是对政府救助站的不信任!政府方面,那要说道的就多了。首先,民工是来这个地方挣钱的,而救助站都是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如果去救助站,一天来回找工作的交通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好大的开支。他们穷时连一晚上十元钱一床位的集体民房都舍不得住!时间上也耗不起,进城来回一趟两三个小时,那这一天他们也干不了什么活了,所以他们宁肯露宿街头,也不会把有限的金钱和时间花在他们嘴里的享受上。


  其次,就是政府救助站经常传出的新闻,让民工和流浪汉对政府救助站心有余悸。就在一周前,河南固始县救助站,部分房间里棉被破陋,玩耍的孩子被用长绳系在树上,还有赤身裸体一身污秽躺在地上的救助者,这些被救助的对象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民工和流浪汉们要是看到这些新闻,他们还敢进去?自由最可贵,宁愿在外挨饿受冻,也不想万一进了魔窟受罪的心理,是他们拒绝接受救助站救助最为主要的理由!


  再次,即便是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救助站,那白吃白喝看人脸色的滋味,也是民工和流浪汉拒绝接受救助站救助的主要原因。穷人也有志气尊严,那种屈辱的方式获得的一点吃喝,会让他们异常难受,只要还有一点活路,只要没真正到了山穷水尽没有办法的地步,他们都宁愿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花,而不是去救助站给国家添麻烦,给自己添堵。


  为了避免每个冬季都会照常发生路有冻死骨的新闻,给民工和流浪者们真正的人文关怀,我觉得南京政府可以在各大民工劳务市场周围附近,多建点简易胶囊公寓胶囊房,便宜出租给来此找工作的他们,一来更好的展示了南京政府的实力,二来也广泛宣传了南京城市博爱的形象,比现在路远又难为民工和流浪汉者们理解的救助站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