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年底综合征”怎么治?
文章目录
基层“年底综合征”怎么治 ?
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基层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纪亚光表示,上级部门对基层工作的检查、督查,以及具体工作向上级部门汇报是应该的,但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确会给基层造成压力。基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为百姓服务,因此,对基层干部的评价也应该更多地来自老百姓,要多听基层群众的声音。
此外,纪亚光认为,基层减负仍待进一步“加码”,基层工作的责任边界应该更加清晰、明确,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上级交办的任务超出基层工作范围、脱离了基层职责权限,也才能真正减轻一线基层干部的负担,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来服务百姓。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原副校长赵晓呼建议,在进行考核时要遵从“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让考核人员多下功夫而不是让基层干部多费事,避免考核给基层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现在一些部门在考核时让基层按照固定的模式反复修改材料,大量耗费了基层工作精力,有的部门要求对某项工作进行全员谈话,但实际上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参与这项工作,这就客观上造成了考核的偏差。”
针对有的部门检查过去多年的工作档案的案例,赵晓呼说,追溯工作要结合实际进行,不能搞“一刀切”。“一些制度是逐年建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也是动态的,不能用现在的视角去衡量过去的问题,大搞‘一刀切’,易使基层不得不应付甚至造假。”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