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女同修,发过来照片,问问能查些什么?也就说“能不能查犯不犯太岁、是不是童子等等。”问了一堆,最后的结果是,只能有一样符合标准。什么呢?能查附体。能查询,那就赶紧查呗。既然是查附体,我们要仔细观察。天眼一开,映入眼帘的是茫茫一片。“哇,这是一个啥附体?”完全看不清楚,把整个身子挡的严严实实的。于是取出宝贝,射出令牌,念动咒语,让它显出真形。大家就想了,“念动的是什么咒语呢?”是不是“天灵灵,地灵灵,什么什么要显灵?”是不是这样子?不是。大家即使知道咒语,也没有用。当然,虽然没有用,老宋也不能随便说,这个请大家见谅。

  这个东西还真就现形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四个大字“XX”,我们还以为是XX,后面有两个字“秘笈”。注意哟,这里大家要注意哟,是“某某秘笈”,而不是“XX秘笈”。只是这个名字不能让我们知道,菩萨有意将两个字屏蔽掉了,用两个“X”来代替,告知我们这本书是四个字。大家一定以为,来报仇的要么是妖,要么是魔,要么就是人形的,要么是动物、灵。不,这次都不是,它就是一本书,实实在在的。老宋就是个好奇宝宝,“看,名字不让我看,来来来,我翻一翻内容。”菩萨阻止了,内容也不可以。这个内容到底有点啥呢?既然详细的内容不可查,不可观,不能被我们欣赏,是正还是邪呢?老宋开始偷偷耍自己的小心思了:“如果它的光芒是金色、七彩、白色,那就是正;如果是那些灰色、黑色的可能就是邪。”唉,天不随人愿呀!为啥呢?这本书啊,或者说这本秘笈啊,它显示的光是时而金光时而灰光。那证明啥?你也不能说它完全正,也不能说它完全邪,它是亦正亦邪,这个就不好判断了。不好判断,那咱就不判断了,反正内容又不让看。让看咱也未必学,就是学也未必学的会,何必费那老劲呢?说来说去,不就是一个好奇心在做怪吗?

  那这本书在这个女子身上干嘛呢?是什么缘由?是不是大家都和我一样,好奇想知道呀?老宋也是迫不及待呀!这是咋一回事呢?我们往下探查。恍兮惚兮,恍恍惚惚,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女子的前生。呵!那是精进修行呀!这个修行的依据,就是这个某某秘笈。那叫一个专注,比我们现在修行要精进的多。但是凡事有个度,大家都知道,古时候有一个故事,叫拔苗助长。拔苗助长的后果大家都明白了,最后到底长了没有?没有,枯死了。为什么枯死了?因为这个根儿没法去吸收水分了。在我们日常修行当中,也是如此。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这位女子在前生,就是修行这本宝典,这本秘笈。也是着急地成就,急于求成。结果怎么样?基础没打稳,直接想通关。就像现代人一样,急功近利,干什么都特别着急。大家都知道,很多炼武术,刚开始都要炼马步,下盘。叫下盘要稳,出拳才有力。别人给你扫个腿来,你的下盘不稳,马上就跌倒了。就是说讲究基本功的练习。也就说你的基本功还没有成,到一定程度,你就着急的练上层武功。楼地基还不稳,就急着往上盖,结果会怎么样?肯定是不结实。稍微有一点小地震,呵,楼歪歪就呈现了。再大一点,那就不是楼歪歪了,就是楼蹋蹋了。

  基础很重要啊!就像我们每天讲故事,其实它有一个主线,就是因果。这个因果即是基础,又是大法。这个基础你没有认识透,没有认识深刻,你学其它东西,很难有突飞猛进,很难契入。所以不要小看一个小故事,也许一个小故事就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这位同修在前世,就和刚才跟大家聊的一样,钻到里边出不来了。结果怎么样呢?走火入魔,那行为叫做一个极端。因为这本秘笈记载的功夫,超越了她身体的承载,完全无法理解,完全超越她的思维极限,完全超越她的身体极限。基础没打好,就好像对付一个三岁小孩子:“来,给你一袋金子,把它背起来”。能背的起来吗?背不起来。万一袋子倾斜了,摔倒了,把孩子压底下了,是不是啊?所以,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福德、智慧的承载,承载不了,就是走火入魔。

  邪法可以让人走火入魔,那正法会不会呢?一样会。正法修行也讲究一个度,比如说我们修行,进入一种我执状态,有时候就会把这个正法练偏了。不能说法门的正邪,而在于人心的正邪,怎么去把握这个法门。就好像一把刀,你拿它去帮助别人,那它就起到正的作用。你去害别人,伤害其它众生,那就起到邪的作用。刀本身有没有正邪?没有,是你人心有正邪。就刚才那本秘笈,它时而显示金光,时而显示灰光。其实在告知我们,这个秘笈本身没有对错,就是这本书,就看你怎么去用。

  有些民间的法门里,有些法术,原本是祖师传下来,斗法的。因为你要去帮助一个人,就难免会遇到邪法法师。因为邪法法师经常害人,做为一个正法法师,要经常救人。你要救这个人,就难免和一些邪法法师打交道。一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斗法。一遇到斗法,就可能要使上一些招术。这些招术,什么门派里传出来的?是名门正派。是正法吧?没错。但是如果这些弟子学了这个法门,不是为了治病救人,而是用到了伤害人那一面,那么你就和邪法法师没有两样了。你拿正法的东西去害人,正法也邪。严格来说,不能说是法门的问题,是你人心的问题。

  练武的目的,在我们中国是强身健体,其次是保护自己,保家卫国,这是正的一面。可是有很多练了武术的人,出去打架斗殴,恃强凌弱。山上当起了土大王,杀、烧、抢、掠,无恶不作。能说这个武功本身,是有错的吗?不能说。对一样东西的把握,关键在于人心。人心当中有因果深入,对因果的认识非常的透彻,那么即使有邪法,他敢不敢去用啊?不敢。会不会去用呢?不会。他拿到一本邪法的书,看了,会不会影响到他?不会,他看了之后,就更了解那些邪法它怎么害人,他想的是如何对治这些邪法。

  所以我们在这个法门的选择上,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定力,对因果认识不够深刻,我奉劝诸位同修,一定要看儒释道经典,那些歪门邪道的书一律不看。为什么不去看?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定力,去辨析它。我们的心,可能会被这些书的不良内容所转。当你真正成就,心中时刻处在楞严大定当中,这外在的书会不会对你有影响?不会了。一切恶念都会被你所转,一切恶会被你转,一切恶的境界会被你所转。所以说来说去,还是我们内心的修正程度和接受程度。外在的东西,我们可以理解为外因。内心修正,可以理解为内因。外在的东西,永远是通过你的内在在起作用。你内心如如不动,外在的东西对你的干扰就会非常的少。如果你内心足够的强大,这就是心能转境。不仅不会影响,而且还进一步把那些邪恶的东西转变过来。而且是积极地、主动地去影响他们。

  以上讲的比较乱,我们简要做个总结。就是无论学佛、修道,还是练习武术,一定要循序渐进,把基础打好。无论修什么法门,要以因果这个观念为根本指导。不造一切恶,誓行一切善。不被外在的境界所转,而是积极主动的去改变这个外在的世界。让好的变得更好,让不好的化为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前面讲到了这位女子,走火入魔,行为那叫一个极端啊。具体怎么个极端法呢?我想留给大家去想象。“极端”两个字,你应该能明白,这里就是告诉大家,因为她这个行为的极端,她之前的最爱,就是这本“某某秘笈”被她亲手撕掉了。大家知道,万物有灵,普通的书都有可能,何况是秘笈呢?时间久远,集天地之精华,这本秘笈有了灵性。在机缘成熟之时,就附在了这个女子身上。呵,影响了这位女子的健康啊,财运啊,学业呀等等。也许是机缘成熟,让老宋碰到了这个事。

  既然有怨,咱们得解。既然是解,我们就不能付诸于武力。干嘛呢?谈判。人家要求不高。第一,你把我这本书撕了,你要给我复原。第二,给个去处。我心里一想,“唉呀,妈呀,这书给撕了,复原谈何容易?”大家自己试一试,你把书给撕掉,然后你再复原一下,什么感觉?简直就接近于不可能。何况它让这个女子来复原,难度极大呀!这位女同修能看得着?看不着。能摸得到?摸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面前一本撕烂的书都没办法复原,何况去复原一本看不到的书。这时,陷入了僵局。

  老宋有没有办法呢?突然想起一个办法,“老孙去也。”干嘛?请菩萨。《西游记》里的大圣,把人参果树给推倒了,人家要求复原,大圣没了办法。怎么办?请菩萨。老宋也学大圣这一招,来,请菩萨。具体请哪位菩萨,大家就别细问了,哪个菩萨都有可能。结果是怎么着?菩萨说可以可以。既然有菩萨出马,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好了,这个冤结能够化。于是乎,赶紧把结果整理出来,发给了这位同修。这位同修一看,心神领会,怎么样?说:怪不得今生学业那么差,学习成绩不好,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前生撕了秘笈。不过她还是非常感恩这本书,因为她的一些障碍,让她接触了佛法,接触了正法,接触了儒释道的智慧。

  对呀,我们要感恩所有逆度我们的附体菩萨们,没有他们的逆度,也许我们不能这么精进。一分经历,才有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