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才是是企业的硬道理!
  当网络上一片喧嚣的时候,越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有时候失败不是因为敌人太强大,而是因为太糊涂、自己犯了错。
  我们要相信,以任正非的领袖智慧和华为多年的斗争经验,事情一定会有一个很妥善的解决。
  头脑发热,意气用事有什么用呢?
  一点用处都没有!
  我们一定要重视敌人,要清楚敌人的强大,然后才有战胜的希望。
  任正非说过,「至于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估计未来20 30年,甚至50 60年还不能消除。但是,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
  这才是真正战略大师的智慧。

  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一事牵动了无数国人的情绪。
  对华为而言,孟晚舟很重要,与私她是任正非的女儿,与公她是华为财务体系的一把手。
  而财务体系被任正非称为华为的立业之本,实际上,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一直是华为的根基。
  但华为表现出了惊人的克制、专业和跨国公司的风范。
  在致全球供应商伙伴的一封公开信中,华为表示,最近一段时期美国对华为有很多指控,华为多次进行了澄清,公司在全球开展业务严格遵守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一家商业公司施压,是背离自由经济和公平竞争精神的做法。但是,我们不会因为美国政府的无理,而改变我们与全球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关系。」
  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全世界,美国再次暴露了自己的本质和真面目。
  对此,资本市场迅速发生了反应,受华为消息影响,市场恐慌重燃,美股经历一天休市后延续前一交易日大跌行情,开盘重挫,欧股跌幅扩大。截至周四盘中,道指未满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约1500点。
  拥有18万员工、业务遍布全世界超200个国家、服务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华为,是电信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它还是行业主要的技术专利持有人和技术贡献者之一,同时它也是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目前科技互联网的情况是,5G技术就是未来,而华为又是5G技术的领导者,华为获得的5G专利数排在全球前列。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说得很明白:
  「美国为什么要一直针对华为,是因为我们在5G方面做得太好,还是因为其他我不确定的原因?」
  正是因为太强,所以才遭受了敌人的重点打击。

  “反华为”,美国是不遗余力的。
  在美国市场,华为设备是被禁售的,理由是烂大街的“安全因素”,地球人都知道他们打得什么算盘。
  事实上,美国没有用华为的产品,但最大的互联网信息安全事件都是发生在美国,如Facebook的泄露,某知名连锁酒店的用户信息泄露等。
  而代表安全、高品质和价格普惠的华为,在全球市场一直具有良好的口碑,可偏偏是被人说“安全”不过关,什么叫睁着眼说瞎话,这就是了。
  不仅是自己禁售,美国还拉着自己的盟友这么干,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开始要求华为不得参加本国建立5G移动网络设备的投标。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见过因为产品太差拒用的,还没见过因为产品太好而拒之门外的。
  英国电信网络BT的首席架构师Neil McRae刚表示过,英国电信真正的5G供应商只有华为,其他公司还需要努力追赶。但在都知道的某种压力之下,英国电信又要把华为排除在外,它宣布逐步弃用华为4G通讯设备,并在该国的5G招标中排除华为。
  嗯,最近因为爱立信设备和软件的问题导致了英国和日本的移动网络出现大范围中断,数百万人断开了智能手机的覆盖。
  历史证明,凡是与趋势对着干的早晚都会失败,当汽车发明出来后,马车再怎么抵制也是徒劳的。

  不管是人生,还是企业,总会遭遇几次狂风暴雨的打击。
  这一次也不过是其中一场罢了。
  不要忘了,华为本就是在逆境当中建立起来的。任正非说,40多岁创业是因为人生换了一次轨道,“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
  。。。。。。命运是很难的,我是亲身体会的。当时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问题。从人生的高位跌到谷底,我自己要生存,还要养活父母、老婆、孩子,找不到地方用我,我也不甘心,就只有走向创业。
  活不下去,就要找一条活路。
  但创业也是要钱,当时注册一个公司需要20000元人民币,任正非没办法,只好找别人帮忙凑齐了钱才开始干。
  「我早期的目标,是要生存下来。」
  为了生存,任正非做过很多的尝试,可用“鼠窜”来形容,后来在做贸易的过程中误打误撞地进入了通讯这个产业,只好一条道走到黑。
  「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地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从事组织建设成了我后来的追求,如何组织起千军万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
  因为“笨”、“傻”、“无能”,任正非只能是放权让“游击队长”们自由发挥,任正非所做的就是飞到各地的办事处听他们的意见,“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然后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乱成一团的所谓研发,当时简直不可能有清晰的方向,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乱碰乱撞,听客户一点点改进的要求,就奋力去找机会……
  创业之初,任正非所想的只有一个“活下来”,「实际上每个人、不同时间的心理状态都不同,我们过去根本没想到要做世界第一的问题。有时候我说“要活下来”,并不完全指经济,还包括思想。」

  1990年,任正非决定,华为要自主研发小交换机。为此,华为压上了当时的所有赌注。
  任正非对研发人员说,失败了,我就只能从楼下跳下去了。
  1991年底的时候,产品终于出来了,3台BH-03交换机顺利发货,靠这三台交换机的回款,华为才换回了“活命钱”。
  1992年,华为年营收破亿,在年终大会上,任正非掩面而泣,“我们活下来了”!
  但更困难的路还在后面。
  「到1997年后,公司内部的思想混乱,主义林立,各路诸侯都显示出他们的实力,公司往何处去,不得要领。」
  随着公司发展,人员急剧膨胀,内部管理混乱,不得已,任正非决定让人员“分流”。2000年,华为开始提倡“内部创业”,一批老员工纷纷出走做华为的产品代理商。
  危机悄然而至。
  被任正非认为思想深刻、太厉害的“接班人”李一男在离开华为后创办了港湾网络,拿着海外的投资开始与华为打擂台。
  在高薪、期权等利益诱惑下,一大批技术骨干被挖走。再加上通讯行业变化快,2000年左右,IT泡沫崩溃,巨头摩托罗拉倒下了,诺基亚、阿朗都在下滑,一时间,公司内人心惶惶,华为在2002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IT泡沫破灭时,我们也处于非常严重的危机,不仅是外部危机,还包括内部危机。那时我们的思想系统、管理系统和行政系统都还是一盘散沙,不少人拿着公司的资源去外部创业,不承担公司的风险、责任,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外部的风险,我们与所有西方公司一样,遭遇了市场的滑铁卢。」
  更大的打击是2001年,当时任正非的母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去世前两个月,还与妹妹说,她存有几万元,以后留着救哥哥,他总不会永远都好。」
  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公司,对得起员工,我就是对不起我的父母。我问心对国家无愧,对公司无愧,对父母有愧。为了公司的发展我牺牲掉我作为儿子的尽孝责任。
  2002年,国际巨头思科决定全力打华为,还沉浸在悲痛中的任正非,又不得不面对同行的狙击。
  2003年1月22日,思科准备了长达77页的起诉书,在美国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思科表示,这是思科成立17年来的首次主动诉讼。
  那时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任正非已经是个忧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大约在2003年前的几年时间,我累坏了,身体就是那时累垮的。身体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但我乐观……」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问题集中到你这一点,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你才知道CEO不好当。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哭过之后,任正非只能是选择乐观,继续奋斗。在最多最大的打击之下,任正非展开了他的绝地反击。
  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召开了400人的高级干部大会,学习了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什么叫领袖?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一丝丝微光,照亮前进的道路,引导大家走出黑暗。
  对内,任正非成立“打港办”应对华为原高管的市场争夺,对港湾进行了凶悍的“围剿”,任正非给“打港办”下了死命令,凡是港湾的订单就是白送也要抢过来,同时华为还进行了“反挖人”行动,被挖过去的技术骨干又纷纷以翻倍的待遇挖回来。
  后来的结果都知道了,李一男低头认输,走投无路的港湾网络重新回到了华为。「不要看眼前,不要背负太多沉重的过去,要看未来、看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点矛盾、有点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分分合合也是历史的规律,如果把这个规律变成沉重的包袱,是不能做成大事的。」对于“叛将”,任正非是这样说的。
  对外,华为组建了由数位副总裁领衔和多名专家参加的“应诉团队”赶赴美国,任正非说,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
  「要学韩信能忍跨下之辱,但是你们要站着回来!」
  在美国,华为首先是通过公关和媒体展开舆论攻势,当美国人得知华为从1998年起,就请普华永道、摩托罗拉、IBM等国际一流的公司做财务、管理等流程改造时,都大为震惊。
  由此,媒体报道上,不再是一面倒的指责华为“盗取”了思科的技术。
  然后就是几个月的庭审交锋,双方斗智斗勇,最后通过源代码的比对,证明了华为的产品是“健康”的,在华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被迫修改产品、延缓国际化进程等)后,双方宣布和解,结束了这场举世闻名的国际官司。
  此后,华为声名大振,真正走稳了公司的国际化之路。
  而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华为又施行了“鸡肋战略”,鸡肋骨是最没肉的,也正因此不被人注意,比如光传输因为而过剩而便宜被许多公司放弃了,但华为在别人不做的领域选择抓住“鸡肋”努力发展,终于在光通讯取得了世界领先。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想要最好的,就会迎接到最痛的,如果你挺了过去,那你就会变得更强。

  「我们处于信息社会,信息流量空间的增加还极其巨大,即使个别地区不接纳我们,也不影响在流量扩大时我们的机会。」
  对于美国的抵制,任正非告诉员工,不要把当前形势看得过于悲观。
  在外界不确定的时候,唯有做好自己才是最正确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通信行业是大国竞争的主战场之一,但长期以来,我们的电信基础设备是被西方国家把控的,中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引领」漫长曲折而艰难的过程。
  在通讯领域从一穷二白做到世界行业领袖,华为先后超过了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网络、摩托罗拉、三星、NEC、LG等巨头,华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前进的道路虽然难,但凡是上坡路,从来都是艰难的。如果只做容易的事,又哪来的成长?
  更大的突破,必然会有更大的煎熬和挑战。企业的竞争力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通过解决困难的问题,通过艰苦奋斗得来的吗?越是费劲,越是不容易,也就逼迫你去变得更为优秀。
  经得住风雨的翅膀,才可以飞得更高。
  2017年,华为位列《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83位。近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Eric Xu)表示,华为公司2018年的营收将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时至今日,华为已经成长为不惧风雨的“航空母舰”,它在驶向无人区,也必然会遭遇狂风暴雨的挑战。

  「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多变的世界,风暴与骄阳,和煦的春光与万丈深渊……并存着。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仍要大胆拥抱未来。面对潮起潮落,即使公司大幅度萎缩,我们不仅要淡定,也要矢志不移地继续推动组织朝向长期价值贡献的方向去改革。要改革,更要开放。要去除成功的惰性与思维的惯性对队伍的影响,也不能躺在过去荣耀的延长线上,只要我们能不断地激活队伍,我们就有希望。」
  2012年,任正非写下了这篇《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今天看来,仍然有非常巨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敢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我们的唯一武器是团结,唯一的战术是开放。”
  2018年,在华为内部IRB战略务虚研讨会上,任正非又说道,「投降没有出路,从来亡国奴就是任人蹂躏。华为整个公司嗷嗷叫,不怕谁。我们有能力自己站起来,不做亡国奴。」
  可以说,困难和挑战不过是磨刀石,是为了把自己磨得更加锋利。
  千古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太平洋,流过印度洋……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