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是我们现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这既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应有权益,也有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群众可以自行协调调换座次,不过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而在最新高铁霸座这一事件中,男乘客先是抢占了女乘客的座位,在女乘客明确表示不愿调换座位时,仍拒绝让出座位。这一奇葩行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或许有些看来,“霸座”固然可气,但也没什么大不了。同一车厢的座位并无区别,坐在哪里都一样,大可不必如此较真。其实,与“霸座”较真看似小题大做,实则是在抵制不文明行为。这名女乘客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乘车权益,也是在捍卫社会正常规则。
  与“霸座”行为相比,我们工作人员却对“霸座”者束手无策更值得关注和反思。在女乘客找到乘务员反映后,先是列车长出面和男乘客进行沟通,然后又找来乘警进行劝说,却始终无果。最终,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就座,直到终点也没能回到自己的座位。霸占他人座位固然是不对的,但由于相关规定对于违反对号入座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高铁工作人员只能以劝导为主,没有更直接有效的办法。虽然这种做法遭到他人的指责,但单纯的谴责,并不能让当事人自觉约束行为。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最高法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有前述七种失信行为的行为责任人将在一定时间内被限制乘坐火车。 去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将“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等七种失信行为,纳入铁路旅客信用信息记录管理。“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以黑名单的形式治理旅客失信行为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却难以界定。
  去年5月,一则老人在高铁上乱扔瓜子皮被阻,怒将瓜子分撒整节车厢,并怒斥清洁工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网友愤慨,很多人更是要求将这位老人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再乘坐高铁动车。不过,对照相关规定,这位老人的做法虽然涉嫌扰乱运输秩序、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却并未危及铁路安全,很难将其列为失信行为。同样,高铁“霸座”也不符合现行的旅客黑名单标准。
  很多交通工具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人的文明素质。对乘车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不仅只是关系到正常的交通秩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素养的提升。交通等相关部门不妨认真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试行办法及时予以修订完善,将“霸座”“乱扔垃圾”等这些不文明行为纳入黑名单范畴,倒逼那些失信、道德素养偏失者对于规则产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