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山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感动山东人物曾呈奎院士“博士学位”涉嫌造
文章目录
重磅!山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感动山东人物曾呈奎院士“博士学位”涉嫌造假!
美国密执安大学“找不到曾呈奎(Tseng,C。K)完成博士学位的时间和学位要求,找不到关于他的导师或者研究项目的任何记录。 ”
曾呈奎院士是一位藻类学者,已于2005年去世。他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名声鹊起,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副主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等要职。他将已于上世纪70年代去世的童第周、张玺、朱树屏等科学泰斗的行政和学术职务揽为己身且获得了包括“山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等各色荣誉桂冠,被轰轰烈烈的炒作了起来。但他又是一位中国最有非议的且因涉剽窃、造假而多次被告上法院的人,而因为政治的缘故,山东省、青岛市当局依然继续对其涉造假、剽窃成果大力宣扬、炒作,1989 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全国侨界十大新闻人物—侨界十佳奖;1991 年被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授予杰出贡献科学家;1995 年获第18届太平洋科学大会畑井新喜志奖;1996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1997 年9月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基金会科技进步奖; 2002 年获首届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8年又被选为“感动山东人物”。
曾呈奎回国后在其履历中自填:“194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也称密歇根大学)留学,1942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以来,在海洋研究所提供给各媒体的由徐鸿儒撰写的对曾呈奎的宣传稿中皆有“1940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的奖学金,学习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 1942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等等,与其原履历相比对,增加了“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的奖学金”。
曾呈奎以及媒体皆称:其导师是泰勒教授,他是泰勒教授带的第四位研究生。
那么,曾呈奎究竟有无博士学位呢?
2017年,致力于学术打假的m先生曾致函美国密执安大学校长President Mark S。 Schlissel, M。D。, PhD,求证曾呈奎的学位情况。校长即派员落实,先后由Michelle和Mary 全面、细致的调阅研究生院、泰勒教授及曾呈奎相关档案后回函如下:
这是Michelle的回信:
Forwarding messages
From : !Michelle Henderson!
Date : 2017 12 05 03 :31 :22
Subject : Fwd : Fwd : Re : C。K。 Tseng
Hello,
I reached out to our graduate school records offic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but they do not have more detailed records on this particular student nor do they have the requirements or typical time frame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Doctor of Science degree during that time period。
Im sorry I could not be of further assistance。
Thanks,
Michelle
翻译如下: “我查阅了研究生院的记录, 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记录关于这位学生的更多记录,也没有看到当时完成博士学位的时间和学位要求。 很抱歉我无法进一步协助。”
这是Mary的回信:
•发件人:bentley。ref
(由 mcmoelle代发 )
•抄送人:bentley。ref
•时 间:2017年12月14日 23 :00 (星期四)
•
……I was able to find an alumni file for them that contained their registration cards, but the file did not have any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thesis advisor or specific research program。
Mary Catherine Moeller
Reference Assistant
Bentley Historical Library
翻译如下:
“我找到了一个学生名册,里面有他的注册卡,但找不到关于他的导师或者研究项目的任何记录。 ”
呜呼!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竟然没有曾呈奎的记录!竟然没有曾呈奎所谓的导师记录!竟然没有完成博士学位的记录!
谎言终于被戳穿。
曾呈奎自称:“1942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又经他一手栽培、提拔的徐鸿儒在全国媒体上大肆造假、宣扬、炒作,似乎已经成为定论。2018年12月,在李乃胜著《经略海洋(2016)》一书中、刊载了李旭题为“曾呈奎:放牧大海”一文,称:“他的博士论文《香港的红藻》顺利通过答辩,1942年5月,曾先生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以来,时任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的李乃胜(后被提拔先后任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局局长、党组书记。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多次著书为曾呈奎造假、称颂。
众所周知,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很平常的学术交流,与“博士论文”是两回事。大凡博士论文皆由导师选定课题和研究方向,且由导师指导,最后答辩通过。这是国际学界的硬性规则,而欧美国家更为严格。而由美国学者选一个人生地不熟的中国海域的藻类做为研究课题对中国学生进行指导,岂不是咄咄怪事?泰勒教授没到过香港,根本不会知道香港海域有没有什么“红藻”或什么“绿藻”“蓝藻”,他又怎能指导研究生呢!而曾呈奎在美国期间根本就没回到中国,更没到过香港,这篇所谓的“博士论文”究竟是在何时写就的呢?如果真有此论文,那只有一个答案:此文或许是在去美国之前完成带到美国,故意拖了两年再在密执安大学学报上发表,给人以在美国完成之“博士论文”之假象。
而查阅1993年出版的《曾呈奎文选》,只有一篇“MARINE ALGAE OF HONG KONG IV。THE GENUS LAURENCIA”(香港的海藻 凹顶藻属)1943年发表在“密执安科学、艺术和文化学院论文”上,其实任何一位本科生皆可在此刊物上刊登论文。在此论文中,曾呈奎明确表明:1933年至1949年间完成了香港凹顶藻属的研究。可见, 1943年发表在“密执安科学、艺术和文化学院论文”上的这篇论文是在去美国之前完的,当然,也不可能是所谓的“博士论文了”。另外,在读过此文的从事海藻研究的学者认为:这仅仅是一篇普通的分类研究的论文,如若此文也能获博士学位的话,所有从事藻类分类研究的普通研究人员皆可获博士学位了。
当然,也有这种可能:曾呈奎虽然进了密执安大学注册了学生名册并欲考取博士学位,但无导师认可他从国内带去的这篇论文(香港的海藻 凹顶藻属),他又没有新的研究课题,又无导师看中他,当然就与博士学位无缘了。这也是为何校方查不到曾呈奎的“研究生院任何关于这位学生的更多记录,也没有看到当时完成博士学位的时间和学位要求。”也查不到“关于他的导师或者研究项目的任何记录。 ”的原因。
既无博士论文题目,又无刊载刊物名称,这岂不蹊跷、怪异?当然,这只能印证曾呈奎或许根本就无博士论文,这也可以说明曾呈奎仅仅在密执安大学读了两年书,他可能根本就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
在英、美国家获博士学位是一件很重大、很荣耀的事情,大凡获博士学位者在其自传中皆会很详细的表述博士论文题目、论文学术价值、发表在何种刊物上、导师名字等相关内容,这也是世界学界的规范。而曾呈奎在《曾呈奎文选》以英文撰写的长篇大论的自传中,有关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留学的文字仅有几行寥寥数语:“I went to Ann Arbor,Michigan,U。s。a。in 1940 to study my collection of Chinese seaweeds under Professor W。R。Taylor。……I successfully defended my thesis in spring,1942 and was awarded D。Sc。degree。”(翻译如下:1940年,我前往美国密执安(密歇根)安。哈勃在泰勒教授指导下研究中国海藻,被授予大学奖学金。于1942年春天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科学博士学位。)
曾呈奎在此回避了论文题目和发表论文的刊物,或许这也说明:心中有鬼。或许他实在编造不出,只能含糊其辞,玩弄文字游戏了。没有博士论文者能获得 “博士学位”吗?!
或许有人要问:曾呈奎在世时,为何不去查其学位之真伪呢?
原因很简单,在上世纪40年代从欧、美回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大都德高望重,其学术道德、学术造诣及科学精神勘称楷模,中国海洋学界的张玺、唐世凤、朱树屏、赫崇本、毛汉礼、方宗熙等真正的博士们皆如此,谁会想到同期回国的曾呈奎会学位造假呢?当然也不会去调查他的学位真假了。这也只能怪我们太天真,太幼稚了。
也或许有人要问:为何拖了一年之久,才曝光曾呈奎涉嫌学位造假的丑闻呢?
原因也很简单,人已经死了,就让他销声匿迹吧。然而,追随曾呈奎的造假者们依然继续为其肆无忌惮的造假,篡改历史。2018年底竟然又将曾呈奎定位“感动山东人物”,难道学位造假、学术造假感动山东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造假零容忍,那么曾呈奎院士的“博士学位”呢?
打假任重而道远!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