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阴阳五行破解中国历代王朝的寿命及其演变规律(数万字)

  阴阳五行是指从伏羲到周朝初期近二千多年发展创立的五行学术,包括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十二生肖,以及连山八卦、轩辕八卦、《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等所有阴阳五行学术。现在这些学术有些已经失传,有些虽然仍在使用,但是基本原理全部失传了。
  基本原理是指阴阳五行的编排设计原理,如先天八卦的方位图是根据什么来编排的,为什么同后天八卦方位图完全不同。先天数为什么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而后天数是乾六、兑七、离九、震三。天干为什么要从阳木开始:甲一、乙二、丙三、丁四……,而地支是从阳水开始:子一、丑二、寅三、卯四……。
  八卦和天干地支都有阴阳五行,但八卦只有八个,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是火,先天八卦数为三,后天八卦数为九,天干为丙三、丁四,地支中为巳六、午七。这些数字为五行数,它能帮助我们推理王朝运行所需多长时间。只要弄清王朝行政风格的五行阴阳属性,是金木水火土的哪一种,是归于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还是天干、地支,然后就能确定其的五行数。再用这个五行数就可以推理出这个王朝的寿命,准确率超过99,历史资料全的话,能够精确到月。
  阴阳五行原理虽然失传了三千多年,但是我破解了《周易》,因此也成功地破解了所有五行阴阳原理学术。
  《周易》中卦辞、爻辞的人和事的主语都被作者藏入卦中,什么事的主语藏入卦名中,但千百年来,人们只解对了三分之一的卦名;什么人的主语藏入爻位中,可是从来就没有人去为六爻进行定位。卦辞和爻辞是有三部分组成:吉凶用语、五行暗语、叙事用语。三千年来,人们只是对叙事用语进行了解释,吉凶用语和五行暗语人们完全不知其中玄机,因此实际破解的《周易》不到一成。
  卦名的破解必须要知道八个卦的基本含义,除了纯阳乾卦和纯阴坤卦名,其它的六个卦都有阴阳,阴水和阳水,阴火和阳火意思明显不同。可是爻辞和卦辞都是根据卦和爻的五行意思来书写的。
  作者在卦辞和爻辞中,使用大量多义字和中性词,一个字往往有五六种解释,再同其它字组成词组,就会产生出十几种不同的解释,这就是《周易》有无数个版本的根本原因。
  我在破解《周易》的过程中,反复多次研究其中的五行阴阳原理,历经四年多时间,才终于弄清五行阴阳的原理知识。
  五行阴阳分为应用和原理两部分,应用是指各种算命技术;原理是不需要摇卦,就能根据五行阴阳的特点,进行推理预测。算命受到起卦和人的多种因素影响太大,许多事无法起卦,如无法让刘邦、朱元璋来摇卦,好预测他们的王朝寿命 。并且摇卦一般准确性很低,还不知道吉凶的原因,所以难以应对,极易陷入迷信中,而上骗子的当。
  用阴阳五行来推理王朝的寿命,不但准确性奇高,还能知道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怎样才能增寿,如何才会减寿。问题是能够破解从伏羲朝到中国未来五百年,所有王朝的寿命及历史演变。
  主要是用国名、王姓和开国帝王的兄弟排位的五行数来进行推理
  原始社会的五行是前朝生后朝:伏羲朝(阳木)——炎帝朝(火)——黄帝朝(土)
  奴隶社会的五行是后朝克前朝:夏朝(火)——商朝(水)——周朝(土)——秦朝(阳木)
  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东方帝国,所以从秦朝到宋朝近一千五百余年间,都应验在东方木的皇权上,其中秦朝(春天的小树秧)、汉朝(淋雨的树苗皮)、三国(树分叉)、晋朝(吸收阳光的树叶)、南北朝(被风吹南北晃动的树枝叶)、隋朝(树干外皮)、唐朝(树干内部)、五代十国(树死被分段)、宋朝(家具木),他们是东方木的不同生长使用阶段。
  从元朝开始,中国皇权开始被迫国际化,皇权又恢复到后朝克前朝的状态。
  元朝(乾元为金)——明朝(火)——清朝(阳水)——民国(阴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