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制定过硬举措,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振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7月1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是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形式主义害死人”,背离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和群众深恶痛绝。必须高度重视,坚决纠正,从根源上加以解决。

  提升政治站位,清除产生形式主义的思想根基。要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立健全理论学习、检视问题、抓实整改长效机制。加强政治监督,严肃查处不敬畏不在乎、空泛表态、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行为。

  细化具体要求,解决基层“有形负担、无形压力”问题。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发文、会议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确保比过去只减不增。加强会议管理,加强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管理和监督执行,推动相关部门督查检查考核结果互认互用,加大基层对上级机关反向评议力度。

  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基层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要对调研活动进行统筹安排,避免扎堆调研。上级领导到基层调研,严禁接送站等形式主义。更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注重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应急处突、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把“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深化治理改革,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提升治理水平。要依据省级《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因地制宜制定赋权清单。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无差别办理。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责任清单,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