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报道山西黑砖窑 记者当即被市委书记批评
文章目录
致离任的运城电视台台长闫宏的感谢信
闫宏同志:
你好,听说你退休了。我觉得应该和大家公开告个别,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了,多少还是有些遗憾。还有好些话没有给你叨叨,以前见你要排队,现在你退休了,没有以前那么忙了,就听我叨叨几句。
首先是要感谢你!
在你来台之前,作为一个市级的电视台,这乌泱泱的五六百号人连个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这真是运城机关单位的一大奇观啊。
我是1999年到电视台工作的,考我的人叫王振川,我写了两篇评论文章,通过了考试,岗位是编导。
那时候叫运城地区电视台,在槐中路的一个小院子里办公,和家属院挤在一起,虽然是犄角旮旯,可是地方是自己的。
过了两年,搬迁到河东广场西边的运城广播局院子,这算一个大一点的犄角旮旯,因为位置在市中心,记者们采访,职工们生活也都方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因为换了领导,领导要给台搬家,舍弃了河东广场边上的黄金地段,来到了距离河东广场13里地的黄金水岸附近,出了城好远!都是“黄金”,却是千差万别。
大家也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永久办公地而租赁一个临时办公地。更倒霉的是,租赁的地方是个公寓楼,被临时改成了办公室,每间办公室都有卫生间,楼道里经常有一股怪味,让人皱眉不已。曾经有市里单位派车来接记者采访,来了找不到人,原来是记者趁这个功夫,在办公室的卫生间里冲澡,这个事都成了段子了。你来的时候,单位就是这个现状,你不是在大会上也讲过吗,说你来台的时候,单位账面上所剩无几,让你无计可施。
为了给单位建办公大楼,堂堂一个市电视台的台长,要给建设规划部门的年轻娃娃们陪笑脸说好话,让你隐忍再三。
闫台长,感谢你,给运城电视台盖了一个办公楼,让大家不再漂泊,而且楼的样子还挺特别。刚搬来新台址办公的时候,我在《运城广电》上写过一篇文章,说这个楼的样子像是一个巨无霸的“滑滑梯”,那就是群众夸你呢,但是你不见得看过这文章。那时候你忙,又是新迁台址,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看到这里,你肯定想知道我是谁。
我是2003年非典期间运城新闻领域唯一进入到运城市中心医院非典隔离病区采访的那个记者。
为什么说的这么绕口呢?原本是进非典隔离病区有两个人,一个是当时栏目制片人王志雄,一个是我。后来,王志雄调到省质监局了,加上一直到非典结束,本地其他媒体当时也没有派人直接进入到非典病区采访,这不是剩我一个了吗。
2003年那会,报道不少的医护人员都感染去世了,谁不怕啊?!
后来,给了王志雄一个山西省抗非典先进个人的荣誉。电视台还有许多人得了运城市抗非典先进个人的荣誉,独独我,什么荣誉都没有,经济奖励也没有。
图片说明:2003年3月,运城市中心医院非典隔离病区内,在医护人员监督下更换隔离防护服。左立者病区护士长毕少茹。
有人给我说,你是台聘人员,不在编,荣誉哪里可能给你呢?
这个解释貌似合理,其实就是强盗理论!!
合着有危险有困难就是临时工上,有荣誉就是正式工得。
所以我们经常刷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单位出了丑事臭事,那一定是临时工,因为临时工可以顶包啊!
虽然说非典就是一场战役,白衣天使就是战士。可是我该庆幸,这不是打仗,要不然抚恤金都不一样。
你说要是真打起仗来,能不能有编制的先上啊?
因为曾经的非典经历,这次新冠疫情来了之后,看电视新闻报道,常常让我泪目,说我的经历,孩子都不信,因为我们没有东西可以证明。尽管电视台的资料库里,躺着我写的那篇文章和我拍的带子:《零距离 走进非典隔离病区》。
我进非典隔离病区那会儿,我孩子六个月大。采访回来我要居家隔离,听到孩子哭,我都不能抱孩子一下。这些事,你经历过吗?
因为拍摄《合校起风波》、《矿工之死》、《产妇之死》三个专题片,奠定了我在台里舆论监督报道的地位。这三个片子都被评为运城广播学会栏目一等奖。你可能不一定了解,在2001年之前,运城电视台是没有舆论监督报道的,整天就是唱赞歌,你好我好大家好。
体制决定了方向。
图片说明:以我下乡采访为故事原型排演话剧《合校起风波》,演出间隙在台演播室门口合影。
后来我们的老领导石垣生带领大家组建了百姓频道,也就是现在的二频道,创办了《第三只眼》和《第一时间》,石台长带着我们到安徽卫视学习,后来就有了运城台的《第一时间》,大家没日没夜的拍新闻。愣是把一个下午六点的垃圾时段通过舆论监督报道的拉动,变成了黄金时间。以前下午六点的广告时段是15秒一个月3000块,没人要,后来是15秒一个月18000元,排队等空档。听说后来涨到了20000元。
老百姓喜欢看《第一时间》,是因为节目敢讲真话,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因此节目中间的广告才有热度。栏目广告也因此每年为台里增收数百万元。
这是一条条舆论监督报道积攒下来的财富指数,难道是会议新闻带来的?
这背后是多少人不计酬劳的付出啊!
这是多少人在采访时被围攻换回来的广告费啊!
因为舆论监督,《第一时间》成为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一个窗口,很多问题因为媒体的报道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了党和政府的工作。栏目也因此得到上级部门颁发的信访先进单位的荣誉。
有人说你那么喜欢拍负面新闻吗?不是的,警察和小偷没有世仇,纪检委也希望天下无贪。
说白了,这就是一份工作。
线索是台里分配的,你不去行吗,唯一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线索,如果说自己的努力,那就是我还具有新闻敏感,我可以把握新闻的发展,让好线索成为好新闻。当然一把好牌遇到了臭手,也可能输个底儿掉。
谁的工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
我记不清是2003年还是哪一年了,台里为了选拔人才,对台里所有不在编的150多人进行新闻业务考试,地点在老康杰中学餐厅,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出题和评卷的是康杰中学语文组的老师。拿到考卷一看,要求当堂写三篇议论文。
分数出来后,我名列第一。
几天后,台领导宣布考试成绩无效,要重新考。
有人给我说,因为太公平了,出题和评卷台里伸不上手,台领导的几个关系没及格,面临下岗。
我曝光的黑幕竟然出现在我的身上。
原来做人可以这样不讲底线!!
一个官方新闻媒体的选人用人制度竟然可以如此黑暗!!
前几年总编室的王振川老师让我讲讲怎样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王老师我入职的考官,再三推辞后,我去了。会议室坐的是几十位台里的中层,还有一些栏目的制片人。我刚讲了五分钟,就被迫中断,讲座被一位台领导无理叫停。
自己的领导都是这种态度,你想啊,做新闻有多难!
虽然只讲了五分钟,不过在大庭广众之下颜面扫地的却不是我。
无数次拒绝采访对象用钱买我手中的录像带;
无数次采访对象的围攻谩骂甚至肢体冲突;
无数次经历了说情人被拒后对我的冷嘲热讽造谣中伤;
在芮城采访哄抢鱼塘事件的时候,我被抢鱼的人打了两拳,回来了也没有委屈奖可以领。后来打我的村干部被拘留了、撤职了;
在河津下化采访私采滥挖回来后,怕被煤窑的人跟踪报复,制片人周霞放了我一周的假;
报道完黑网吧后,老板打电话到我手机上让我抬抬手;
2006年3月,我在本台报道了运城市境内有黑砖窑的新闻。
我是国内较早公开报道黑砖窑事件的记者之一。
现在网络公开的资料里,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一个付姓记者是较早报道这个事情的,他是2007年5月介入山西黑砖窑事件调查的,我的报道,整整早了一年还多。
意识到这是一条难得的好新闻,2006年4月,我把这个黑砖窑的视频送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播出了。
因为这条新闻,我受到了当时任运城市委书记张茂才的批评,说我给运城形象抹了黑。好在老领导石垣生给我打气,说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够抓住这么好的新闻,没有错,替我挡了。正是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干活才能更放心。
石台长是好人,为人刚正,经常替我们顶住一些说情的甚至诬告的。有时候,因为一个人可以兴盛一个新闻栏目,看来这话是对的。
2017年2月,老领导因病去世,石台长在天之灵安息!
有人说我的报道和于幼军被免有关,这都是瞎说,我写的黑砖窑稿件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是2006年4月,于幼军被调离山西是2007年8月,这两件事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一定要联系,那就是这个稿件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后,没有引起山西省有关单位和运城市有关单位的重视,以至于一年之后,山西黑砖窑事件爆发,全国媒体蜂拥而至。
就是奇怪啊,你说市委书记都看到了新闻,他只知道批评我,却不知道追查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解决问题。张茂才的情况可以百度,这里就不占篇幅了。
2006年4月,我采写的黑砖窑事件的新闻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后,山西省和运城市错失了一次较早介入处理这起重大危机事件的良机。
图片说明:我拍摄的黑砖窑的新闻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有次下乡采访,和一些跑运输的村民聊起我报道的黑砖窑事件,他们说,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直到2007年黑砖窑案发,运城、临汾两地的绝大多数砖窑都是这样一个模式。因为砖窑不在荒山野岭,大多距离村庄不远,所以,村民以及当地一些基层有管辖权的职能部门,都对此事心知肚明,也不是什么秘密。
第一时间栏目有个专职司机叫令狐光耀,是个台聘人员,为栏目开了十几年的车,大家都知道栏目记者没有休息日,做采访车的司机非常辛苦。2017年1月,令狐因为急病突发离世。我听说后,开着车去临猗吊唁。到了灵堂前,看不到一个花圈,看不到一副挽联,看不到一条挽幛。我心中的不平,难道人家十几年的辛苦不值得台里送一个花圈吗??
回来的路上,想到一起采访时,每当遇到被采访对象围攻,令狐作为一个司机总是出手相助,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有人说,花圈就是个形式,葬礼,婚礼不都是形式吗?如果连这个形式都可以忽略,那么,人活着的意义何在??
临时工命贱!
我在为令狐鸣不平,其实,我早该想到,我的境遇比令狐也强不到哪里去!
电视里在播一个民国时期的连续剧,那些当官的姨太太们,年老色衰被人嫌弃。
还有谁会记得你是非典的勇士;
还有谁会记得在闻喜,是你苦口婆心劝解,阻止了一起因为交通事故群众抬着棺材闹事的群体事件;
还有谁会记得在风陵渡,你站在拖拉机上高呼,阻止群众因为工厂污染要到省城上访;
还有谁会记得,为了拍摄《八旬老母无人赡养》的连续报道,你一个月往返永济六次,稿件最终被以央视为首的全国三百多家媒体转载;
还有谁会记得,为了拍摄《乡政府吃垮饭店》,你被乡政府工作人员关在房里限制了人身自由;这个也没有委屈奖!!
还有谁会记得,热线值班室的接线员赵君,在办公室被两个蛮横的外地女人打了耳光,单位里有很多人都在,但是没有人伸手,何其怪哉!
是我报了警,又跟着警方到派出所做笔录,盯着办案人员把人拘留了。一个小姑娘因为接热线电话被观众打,难道不应该发个委屈奖吗?
大街上有人摔倒了你会去扶吗?
我会,我扶过四次,都是昏迷不醒的;
现在这社会,敢一次次的扶人?这胆儿也忒大了吧!
还有谁会记得,在运城宾馆门前,一群人围观无人伸手,我救起了一个因为抢包被摔昏的女青年,我打了120,急救车把她接走我才离开;
在河东广场,一群人围观无人伸手,我救起一个脑梗突发昏迷的男子,我打了120,急救车把人拉走我才离开,后来得知该男子是闻喜某军工企业退休的,家住盐湖城小区;
在实验中学门口的百汇药店门前,一个男子口吐鲜血倒地不起,又是我,打了120,帮着用担架把人抬上车;
在运风高速上,一辆江苏牌照的皮卡车翻车了,我停下车帮着把三名浑身是血的男子送上了永济医院派来的急救车;
如果有人要求证,这些事情120接诊都是有据可查的;
……
我不怕人讹,我觉得这个社会正大于邪!
但是有些事却事与愿违!
人人都会有老的一天。
风华绝代的林青霞都六十七岁了。
一个人无法永葆青春,也不可能永远充满斗志。
闫宏同志,这一叨叨,话就多了,你权当是打发时间,接着说感谢你的事。
还有一件事,也应当感谢你。
那时候你初到电视台,不能说是千疮百孔吧,起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找过你,你后来给办了。这件事的口碑不亚于盖大楼,尽管现在的孩子们不知道感恩。
电视台这个地方,在编职工有两种,一个是全额财政的,一个是自收自支的,都叫正式工。还有一个群体,叫临时工,临时工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台聘的,有社保,另一种是打短工,没社保。
一直以来都是临时工拍节目正式工看,体制决定了命运!
这其中的台聘人员是一个以业务人员为主的群体,也就是说,一部分台聘人员都是凭本事吃饭的。问题在于这些台聘人员的待遇少的可怜,同等资历的人员,三四个台聘人员的工资才能顶的上一个正式工,尽管这个正式工可能拿不动摄像机也写不了稿子。
你来的时候,台聘人员工资是1070元。
当时运城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650元。
我们整天拿着摄像机去和歪风邪气不公平不公正作斗争,自己却深陷其中难以言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笑话。
有人说,单位不是和你签合同了吗,那不是写着同工同酬吗,不是有《劳动法》吗,你告他啊。
不光是同工同酬,《劳动法》还规定了十年以上的用工应当签订无期限合同,可是人家就要一年一签,就违反法律了,谁能拿人家怎么地?
律师说,官司能打赢,可是我不做这个梦。
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还记得那天,我去你办公室,我还写了一份书面情况说明,说这些台聘人员里有不少的技术骨干,待遇奇低,希望你能解决。那是我们的第一面,你很严肃,但是受理了我的诉求。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你按照运城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1650给这一百多台聘人员发了底薪。你在大会上讲,每个招聘人员要发1650的底薪外加1200的绩效来保障大家的生活,虽然只落实了一个1650,可是大家感谢你!
现在这个社会经济水平,我说这待遇是低保,没有人会有异议。每个人加了500多点,但就是这,大家还是感谢你,你说,这些人有多么的善良。
可就是这件大好事,因为我单枪匹马去找你,引起一些台领导的不满,背后被人非议,几乎被穿了“小鞋”。
人活着真难,吃不饱还不能喊饿。
在工作中,我能追着老板要下农民工几十万被拖欠的工资,却要不来自己的公平正义!
这1650元,大家一领就是好多年,如今,运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年上调,而我们的待遇却数年如一日。这真是个奇怪的现象,在电视台工作一年是1650,台龄10年还是1650,台龄20年也是1650,这种工资制度全国罕见!
不是我工作不努力,是我太努力了,让一些人觉得,“新闻民工”,他心甘情愿!
想想如果当初不是我去找你,可能1070不会动,没有人敢去找一把手说待遇低的问题。因为曾经有某个人说,你嫌这里待遇不好,可以走吗,你说,这是人话吗?
一个人一生中最黄金的20年,20岁到40岁的20年,守在一个单位任劳任怨的工作,拍了无数的轰动社会的新闻节目,这有错吗?
你能告诉我,人的一生有几个20年?
焦裕禄有两个20年,央视主持人李咏有两个半20年,而云南大理的扶贫干部王文涛,只有一个20年。
这封信的公开,我不知道会给我带来什么,因为说真话的人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
我们都盛赞诚实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却从来都言不由衷。
我想,我的感谢是可以代表一部分广电人的心声。如果当初不是你来台里,而是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术不正的人来,这几百号人还不知道要在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状态下漂泊多久。
到你这里,我经历了四任台长,但是留下口碑的,不多!
猪肉与大葱价格居高不下,囊中羞涩,不能面谢!
但是,话说了洋洋五千言,都是诚心诚意的。
人微言轻,再一次感谢!祝退休生活愉快!
一个落魄的新闻出版署注册记者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