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同学同事推荐买树林,发现买了树林上当的人还不少。中央电视台都暴光过了,还上
文章目录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4月23日播出《假造林 真“圈钱”》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翟树杰:
合作造林又叫“托管造林”,就是老百姓出钱购买林木,再以合同方式委托给造林公司进行管护林木的经营形式。合作造林本来是国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林业建设,让老百姓通过造林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的政策。然而近一段时间却有人在利用它,把它当成了骗取钱财的幌子。
解说:
这两年云南昆明街头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公司门脸,它们虽然叫木业公司,但是卖的却不是传统的家具或者是木材,而是生长在大山里的树林,这些木业公司共同的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投资林地收益巨大。
投资者:
他们许诺了大概,我买的那个回报是19。
解说:
老马和老伴都是退休几年的文艺工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和对高额回报的希望,让他们选择了这家叫美联的木业公司,并且以每亩3700元的价格,总共花了7万多元买了20亩云南大理洱源县的杨树林。
投资者:
我们认为这种项目还是比较好的,是一个新的事物。
解说:
有着高回报率的新生事物吸引了一大批像老马这样的退休老人慷慨解囊,纷纷购买那并没有看到的遥远的山林。购买林地都是以合作造林的方式与公司签订合同的,也就是顾客花一定的钱从美联公司手中购买公司所属的林地,再委托公司管护林地,最后由公司负责收购成材的树木。像老马手里所拿的中林美荷杨3700块钱一亩还算是便宜的,而其它一些品种的树木动辄每亩高达几万元,但是承诺的回报也是同样的可观。
法展 记者:
都是真的吗?
马蕾 云南美联木业公司负责人:
这个肯定是真的,公司敢做出这种承诺就肯定是真的。
解说:
看上去,这的确是一个投资的好项目。然而高回报率就意味着林地必须有高产出,然而美联公司关于木材储蓄量的测算,让林业部门的专家怎么也不敢相信。
记者:
将来能够达到他们公司所宣传的那种收益吗?
李鹏 国家林业局驻云南森林监督专员办事处监督处副处长:
不可能达到,因为按照林学规律,林木生长特征的话,在五年之内(林木积蓄)就要承诺每亩达到60立方米,就是说第一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二,即使达到了60立方米,那么到60立方米的价格折算的话,按照当地市场价折算的话,也达不到他现在已经投资的那么多的投入吧。
解说:
如果林业部门的专家所说的是对的,那么这样的前景真是让人担忧了。不过美联木业的承诺也不能轻易就否认了,也许美联公司有自己创造奇迹的方法。百闻不如一见,记者决定实地去美联公司的造林基地去看一看,地点就选在了洱源县。
马蕾:
那边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基地。
记者:
最大的一个基地?
马蕾:
对。
记者:
有多少亩?
马蕾:
它有十万亩。
解说:
十万亩的林业基地是个可观的数字。从昆明市到洱源县驱车四个小时。在国道旁边的焦石村就可以看到美联木业的牌子,顺着路标再走20公里就可以看到山谷里有一片树林,一排房子,美联公司的基地到了。
记者:
这个树现在长了多长时间了?
云南美联木业公司大理基地管护人员:
三年吧。
记者:
已经三年了?
云南美联木业公司大理基地管护人员:
对。
解说:
基地有,林子也有,这就是老马购买的中林美荷杨。按道理说,三年生的速生杨应该已经达到直径27公分。然而,走到近处仔细一瞧,这里的杨树林长势好像并不是很好。
记者:
这块林子大概有100亩,是美联公司在洱源县种植的最好的一块林地。我们在现场可以看到,在这片林子里面杨树苗长得最好的,像这样的也就有三四公分,而差一点的也就一两公分粗细。这100亩林地原来属于耕地,它既可以灌水,还可以施肥,树苗长成这个样子。据我们了解,美联公司大部分的林地都在山上,那么杨树苗又长成什么样子呢?
解说:
除了这100亩样板林地,美联木业总共与焦石村村委会签约承包了村里约五千亩的退耕还林山地,记者和焦石村的村干部一起来到了这里。
赵玉荣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焦石村党支部书记:
这一片当中他们种了三千亩左右,也就是从这个堑沟开始,堑沟以西这片就是他们的。
记者:
是这种吗?
赵玉荣:
对。
记者:
这不是草吗?是这个,这是苗?
赵玉荣:
对,就这个,就这个。
记者:
这么小一点?
赵玉荣:
这个已经三年了。
记者:
已经三年了?
赵玉荣:
三年了,树就这么大。
记者:
比草还矮呢?
赵玉荣:
三年了这个,今年进入第三年。
记者:
那它这个还能长高吗?
赵玉荣:
这个我就不知道。
记者:
像他们说的七年就可以每亩能有9000块钱的木材储蓄,估计能达到吗?
赵玉荣:
不可能,不可能,这个绝对不可能,这个绝对不可能,这个三年就这么大。
解说:
然而,美联公司却仍然坚持,即便顾客买了这样的林子,他们依然是有保障的。
张旭 云南美联木业公司总经理:
公司因为在卖的当中,它也考虑到企业的诚信程度和它的实力,所以我们在流转的盘中只占到我们现在林地的十分之一,就是我们整个林地的十分之一,我们还有十分之九的林地就可以克服和共担这个风险了,所以公司把这个风险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
解说:
按照美联公司的说法,他们拿来出售的林子只占他们拥有林地的十分之一。即便这些林子长势不理想,无法兑现承诺,还有另外十分之九的林木可以弥补顾客的损失。根据洱源县林业局出具的证明,美联木业在当地还有十万亩合作造林基地。
记者:
有这个基地吗?十万亩加起来?除了这五千多亩,有没有这些所谓的剩下的几万亩的材林基地,另外这个采伐不受管理限额的这个说法?
李炳照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林业公安局局长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林业局原副局长:
这个我了解是没有。
解说:
美联木业一直声称,他们在洱源县有十万亩林木基地,当地林业局还出具了红头文件证明。现在这十万亩基地竟然没有了,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
没有的话,他当时怎么以文件的形式发呢?
李炳照:
因为发文的时候我不在,就不清楚了。
记者:
您当时是主管副局长吗?
李炳照:
我是主管副局长。
记者:
那这个发文怎么没有通过您呢?
李炳照:
我不在家。
记者:
您不在家是谁发的当时?
李炳照:
局里面发的。
记者:
局里面总是要有一个什么人发的?
李炳照:
那局长肯定是知道的。
记者:
局长知道?
李炳照:
嗯。
解说:
当时出具文件的洱源县林业局的任局长出差在外,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电话采访)
记者:
跟美联公司的十万亩基地有没有协议呀?
任新富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林业局原局长:
协议没有。
记者:
没有你怎么以政府的名义出具了说有十万亩合作的林地呢?
任新富:
这个当初是为了招商引资嘛。
记者:
为了招商引资就可以这样做吗?就可以把一些没有的事实说出来吗?
任新富:
这个主要是吸引他们来投资,来建设嘛。
赵克选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副县长:
这个是不允许的。从县里边的有关行政法规不允许,按照县里面的工作要求也不允许。
记者:
不允许他这样做了,那做就做了?
赵克选:
我们知道以后,县里面专门商量开过会,最后出台了就针对这两个文件撤销了这个文件。
解说:
我们暂且不去追究洱源县林业局的负责人到底为什么出具了那子虚乌有的证明。现在,一个事实摆在了人们面前,美联木业有关洱源县美荷杨的前景以及十万亩基地的宣传和承诺根本就是建立在虚假的信息基础上,那么那些以42000元一亩卖出去的,号称收益可以达到79000多元的云南盈江县的西南桦,它们真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国家林业局驻云南专员办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记者:
西南桦每亩的储量已经40立方米了,而且购买以后,几年以后的收益更是高得惊人。这个根据你们的调查,这是个事实吗?
李鹏:
不是事实,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到现地做了我们的标准地测量,大概一亩地西南桦实际上人工种植的大概蓄积量只有两立方米左右。
记者:
两立方和四十立方差得很多呀。
李鹏:
是,差得非常大。
记者:
那么他在公司宣传材料中许诺的这些条件那应该是不存在的?
李鹏:
应该说完全是虚假的,有欺骗的性质。
解说:
虚假宣传的目的就是牟取暴利。即便是那些买进的少量的林地,美联公司也是用极低的价格购进,以高得惊人的价格售出。
李鹏:
他的投入可以算一个账,盈江的林子他们大概是两百块钱一亩就买了,但是他们向昆明的社会投资者每一亩卖到四万八。另外他们没有真正地去造林,也没有去真正地去经营森林,他们完全是一种倒买倒卖的行为。
解说:
这样的事实急坏了老马和其他投资者。
投资者:
这个事实就是欺诈。
记者:
钱是你们自己……?
投资者:
自己养老的钱,是我们一生辛苦积攒的钱,等于这个钱我们就全部投资在这里面了,如果有个什么闪失,等于我们后半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主持人:
绿化环境、植树造林本来是造福社会、造福子孙的好事,然而像美联木业这样的公司却把合作造林变成了一个诱饵,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和钱财。根据国家林业局驻云南专员办事处的调查,在云南经营合作造林的几家公司或多或少也干着和美联木业同样的事,而其实这样的骗局在全国其它的一些城市也不同程度存在。林业部门提醒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对待目前社会上的公司对合作造林的不实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中林绿迪林权投资:神话,还是骗局?
海峡财经导报 韩燕丽 2006年04月28日 16 :31
“你想一夜之间成为像那些煤炭炒家一样的千万富翁吗?流转后的暴利必将超乎你的想象!”日前,记者在网络中见到一家名为中林绿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林绿迪”)的网站上打出这样的广告,且有“远超目前任何行业,远超目前任何投资”等煽动性字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期不少福州市民都接到这家公司的电话,推荐“橡速丰”TIMO投资产品。据称,该投资项目年平均收益率高达28.25%。如此高额的年收益率是5年期定期储蓄利率(年利率为3.6%)的7倍多,比国债、基金、证券等投资渠道的收益也高出许多。那么,这种投资渠道是否规范,收益真能达到那么高吗?连日来,记者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高收益、零风险,“橡速丰”俨然是块大馅饼
循着网页上显示的地址,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来到位于福州市旗汛口东方大酒店写字楼16层的中林绿迪。公司里显得十分忙碌,既有工作人员在打电话,也有投资者现场咨询;接待室内立着的广告牌上皆是有关“橡速丰”林权投资收益率与保障承诺的宣传内容。
据一位郑姓工作人员介绍,中林绿迪在陕西秦岭山区拥有10万亩橡树基地,这些橡树已有10年树龄。今年将拿出5万亩作为投资,余下的5万亩作为降低投资风险的备用林。该投资项目要求投资者一次性购买至少10亩橡树林,每亩的价格为5200元,期限为5年,这意味着投资者至少要投入5。2万元。向中林绿迪购买10年树龄的橡树林及相应林地后,投资者可获国家林业部门出具的合法林权证。接下来的5年中,投资者无需花费任何力气,由中林绿迪实行保证成活、保证成材、保证增值的专业管护。期满后,中林绿迪将以收购木材的方式赎回,投资者便可无条件收回本金和收益。
“目前我国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的2。9,国内木材市场供应缺口达1。6亿立方米以上。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需求达4。8亿立方米,缺口1。9亿立方米。一直依靠木材进口显然行不通,加上如今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渐高涨,国外已开始限制木材出口量,因此国家鼓励林业种植。但是,仅依靠国家投资明显不足,因而需要引进民间资本。”该员工一再强调,此举符合当前国家的“新农村”政策,跟着政策做投资,收益也可得到保障。
“该林权投资产品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拿到林权证的5年内,一旦需要变现,即可在福建永安市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挂牌交易,手续合法也很简单;若投资者不转让林权,中林绿迪承诺在5年期满后按合同约定无条件保量保价回购木材。”该员工介绍说。
从该员工提供的资料中,记者看到一个简单的林权投资收益测算表:投入52000元,购买10亩橡树林,蓄积量为49立方米。林权证持满5年后,中林绿迪将按每立方米2560元的单价回购。如此一来,木材总收益为125440元,5年累计纯收益73440元,年平均收益率为28.25%。此外,中林绿迪还承诺拥有保险公司提供林木保险、银行对林场投资资金进行封闭式监督、总额3亿元的资产担保、远期无条件保价收购(即上述计算中所采用的橡木回购价格)等八大保障。 中林绿迪是何方神圣
从中林绿迪的相关资料中记者看到,中林绿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陕西绿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合法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营房地产、林业和绿色产品等投资。据了解,其之前在福州地区并无大的举动。
记者从中林绿迪招聘网页上了解到,中林绿迪的注册日期为2006年1月,此后便开始招聘员工。其招聘条件是,“具有促销经验从事者优先,应届毕业生亦可”。有投资者质疑其“仅是招聘一批临时员工”。记者多次致电中林绿迪,希望能咨询林权投资项目情况,得到的答复一律是“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为您介绍”,且一直要求记者留下手机号码。当记者找到“专门的工作人员”咨询时却发现,其员工并非林权投资专业人员,问及树木生长情况问题时直接转移话题,一直以房地产投资来作对比。
更重要的是,中林绿迪的母公司远在陕西,其林权证的真实性令人生疑。对此,公司工作人员用股票投资方式来作比较,“投资者所购股票的所属公司大多远在外省甚至国外,为何股票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买?”对此,一名专业投资者认为,股票与林权投资完全是两回事,自己买的地和树都看不到影子,哪能让人安心?况且现在许多公司说蒸发就蒸发了,令人缺乏安全感。
福建省林业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它只能证明林地是你的,并无法证明它究竟值多少钱,况且目前大多数林权并未进行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同时,森林资源除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据相关法律规定,林权证获得的前提是造林成活率达85,并经地方林业部门验收认定。
此外,在采访中,有许多福州市民向记者反映,近来他们都接到该公司的推销电话。“也不知道这个公司是通过何种渠道获知电话号码,且不论白天黑夜轮番轰炸,严重干扰了我的正常生活。”一名福州市民对记者表达了他的不满。 “高收益”背后悬念重重
“橡树一般需要生长50—60年才算成材。北方地区的造林条件远不如南方好,15年的橡树根本不可能‘成材’。我们姑且不论眼下中林绿迪的橡树林位于陕西秦岭某地,以及其是否已达到10年树龄,即使一切条件具备,秦岭也很适合橡树生长,可5年后这些橡树依然只是小橡树。”福建省林业厅法规处一位姓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当记者就陕西秦岭是否存在中林绿迪所说的橡树林咨询陕西林业厅时,陕西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并无此方面的相关记录。
“近年来,我国投资森林产生的效益大多低于社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12。个别好的树种会接近或略高于该水平,至于超过20不太可能。高收益背后必然隐藏着风险。”福建省林业厅有关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及特产税,以及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林业投资开始升温。营林业从过去的无利、微利逐渐过渡到有一定的利润,尤其是一些速生林(即生产周期较短的林产品)。“但营林业目前不可能有高利润甚至暴利,能取得社会平均收益就已不错。”
至于中林绿迪承诺的保险公司提供林木保险,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承保林业的保险公司很少,福建目前只有中国人民保险福建分公司有此业务。“林业保险风险太高,国内保险公司还未开发承保林木投资的险种,对损失理赔的鉴定与认定也有严格的程序,中林绿迪所承诺的林业保险存在很大疑问。”中国人保福建分公司农业保险部涂经理表示。记者在中林绿迪公司现场看到一位投资者询问有关林业保险事宜,其工作人员推说这是保险公司对林地的保险,但却拿不出书面证明。 林权投资问题频出,福州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
记者在网上输入“林权投资”进行搜索,发现该投资方式在福州并非独创。就近期而言,同样的林权投资方式登陆上海。据某木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介绍,市民只需出资9万元,购买远在某省的20亩速生杨,3年后不仅能收回投资,且年均收益率高达62。然而,林权投资的暴利神话却一再被揭穿。据今年3月广州相关媒体报道,广州出现桉树林权投资方式,最终被各方专家认定为不可信的暴利投资。4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云南大理洱源县出现类似杨树林权投资方式,调查显示资金到位后并未用于种杨树。与此同时,4月18日北京有关媒体也报道,北京出现与2003年“森林银行”十分相似的“桑业银行”。商家声称,投资桑业种植,每年可获高达34。41的回报率。据以往相关媒体报道,东北、北京近年来先后出现过数例利用所谓林权投资进行非法集资的事件,不少投资人投入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只买了几份合同或得到一份林权证。不少出售林权的公司最后被有关部门定性为非法集资,北京曾出现的“森林银行”便是其中的一例。
鉴于林权投资问题频出,2004年国家林业局已发出《关于合作(托管)造林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一些公司吸收社会公众资金合作(托管)造林的现象。在这种合作(托管)造林公司的集资和招商过程中,有些公司隐讳林业投资风险,片面夸大投资造林的收益水平;有些公司对投资者宣传合同到期时,林木即可采伐上市获利,对限额采伐制度的规定和各种经营成本避而不谈;有些公司承诺林地和林木可抵押贷款,却回避了现实困难;有的公司在不适宜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地域造林,却宣称自己营造的是速生丰产林。这些问题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投资隐患。
记者在新修订并于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中看到,新条例取消了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流转的审批环节。福建省林业厅法规处有关人士介绍,在福建,林地、活立木等资源可以转让,因而林权投资在福建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但这并不代表林权投资在陕西也不存在障碍,毕竟福建投资者购买的林权是在陕西。事实上,现在购买了陕西的林权,一旦计划流通变现,并不像中林绿迪所宣称的可在永安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挂牌转让。福建永安的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只能流通本地或本省的林权,陕西的林权需要到陕西当地政府才能流通转让。而且,在林权的转让过程中需要做到透明化才能保证投资者利益。但我国尚无此方面的相关法规,立法落后无法形成有效保障。
截至发稿前夕,记者从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处了解到,就中林绿迪林权投资是否属规范经营,该局已介入调查。■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0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