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德岁:《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评价之三
文章目录
其一:科普创作的难度,把简单说复杂是知识,把复杂说简单是智慧。老师曾经鼓励苗德岁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世界能够读懂它的不会超过12人,原意是一打。真正能读懂并且应用的可能不会超过这个数——老师伸出左手的五个手指。写科普的人要学会讲故事,科普实际上是在叙述科学,苗德岁跟随老师从周口店山顶洞人,师生大家围在篝火边听老师讲故事开始,几十万年来,讲故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直是不可或缺。西方有谚语:一些思维局限,看起来像个鸭子,走起路来像个鸭子,叫起来也像个鸭子,那么它一定就是鸭子。科普的意义及标准。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说过:不能向酒巴侍应生解释清楚的理论,都不算是好的理论。其二:苗德岁好学与好运。美国导师有绝活儿,让苗先生受益非浅。生动有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从政客演说、牧师布道、老师授课、商业广告到电视台节目的脱口秀,哪一样也离不开它,否则你失去受众的速度比抛出的铁球堕地还要快。苗先生谦虚地言自己的书斋为一半斋:半土半洋、半文半理、半瓶子醋。苗先生曾用王安石的《鱼儿》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一绕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通尚相欢。无人邦入艳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苗先生小时候背书完后,老师让他早早回家,母亲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未见人影,认为他可能有逃嫌疑。后来才有同学告诉其母亲事情的真相,让母亲好一阵子感动。苗先生的音乐才能体现。他父亲就是京剧票友和文艺爱好者,耳濡目染,苗先生自小也是就喜欢听戏唱歌。中学时,他跟随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学习乐理和音乐知识,还指挥过学校的合唱队。到了美国也是好运不断,期间苗先生遇到兴趣广泛的房东,在他看来,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在科研以外,都有另外的一个有趣的灵魂。天文学王绶官院士的格律诗,写得相当好。有姐弟之称的张弥美。亦师亦友,她一直喜欢唱歌。科学家群体跟其他人群一样,也是丰富多彩的。而在古生物的脊椎专业,比较专业冷门,但是放眼望去,古今中外都有一批文理兼通的人才。这大概与我们的学科性质不无关系,我们是野外寻找化石,亲近大自然,我们通过图像和文字记录研究的成果,我们研究对象是早已灭绝的生物,对它们所发生过的一切,我们必须富有丰富的无限想像罚,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的严谨之外,还要有艺术的品味。古诗有韦应物写琥珀的: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虫落其中,千年犹可觌。看到古代的生物化石,油然而升的对于生命的珍惜,对于人生的珍爱。当你手上有一块化石时,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吗?亿万年之前的生物与你亲密接触,茫茫无限生物,死后有那么多毁灭掉,但是你却能够在其中看见、手揍,不是有意义吗。时光穿越多少年,大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是到博物馆看那些橱窗内的化石,生命不是有再次体现的意义吗?而我们每个普通人,或者黄色人有这种机遇吗?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