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每个职高生给予大量补贴,甚至超过了对许多大学的补贴。这些资金是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工业大国的梦想。每生至少四五千。但是,山西太原第十三中学芦准祥、高连昇两位副校长。从来没有把这些补贴用在学生身上。我当教师近三十年了。一直在职高担任电工和计算机教师。学生从来没有机会亲自装电脑,修电脑,架网络,修网络。这些全外包了,他们从中贪污吃回扣。本应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全部被剥夺,连渣都不剩。再加上他们各种丧尽天良的做法,就出现一个连锁式的,一环扣一环,很严重的变态结果。
  各位知道,职高生毕业时,除了要参加毕业文化考试,关键还要参加技能考试。通过后,领到的职业技能等级证,是他们今后就业以及工资定级的依据。那么学生根本一点技能都没学到,技能考试如何通过呢?这两位副校长就贿赂评分考官,考试作弊。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年年如此。
  因此,学校名声比较差,职高很难招生,针对此情况,于是他们规定,每个老师必须去骗招学生,招来一个,奖励一百五,职高生的学费才两百多啊。没招到学生的老师,不能评职称。
  我从教近三十年,我从来没有招过一个,因为我不忍心骗这些学生及家长,这些上职高的孩子的家庭,往往都是贫穷父母下岗失业的家庭,甚至贫穷加单亲或无双亲。学生自己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被寄托家族繁衍振兴的希望。我很难想像自己去欺骗本已窘迫不堪的人,尤其你看着家长期盼的双眼去欺骗,够狠够残忍!!来这样的学校,真的是雪上加霜走上绝路了。学生家长不知道,咱作为教师一清二楚。当然,我没招到学生,也就不能评职称,我这个近三十年的教师,至今初级职称。我这一生做了许多傻事,唯此一事聪明,将来由此产生的大风暴,我能侥幸避免。当然我要替教师们辩解一句,他们是被逼的。
  学生学不到一点技能技术,走上社会根本找不到工作,谋生艰难。直接原因就是,学生从进职高到出职高,一直被骗被造假、被完全剥夺学习资源,学生的生命无端失去了三年最宝贵的青春。起早贪黑来学校学习,结果空耗力气,啥也没学到,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打击是致命的。凡从本校职高出去的学生基本对学习这件事,终身有严重心理障碍,畏之如虎。其实这些毕业的学生才刚刚十八九岁,若不是遭此摧残,原本应该学啥都来得及。可惜,残废了。
  我记得高连昇和芦准祥于2001年同年进入十三中,高连昇至今(2018年)还担任副校长,十七年了。这是近二十年的对学生的残害。不是老师们不举报,是不敢,我2012年举报了一件小事,被报复,不安排带课,只发基本工资,至今被迫吃国家空饷七年,这是一个强大的有保护伞的恶势力。
  也许有人说,现在本来就业难,他们即使学到了技能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不一定能找到工资合适的好工作。但法律不是讲假设的,而是讲事实证据的。一个人杀死一个七八十岁的有绝症的老人,那么怎么判呢?当然是杀人既遂。凶手如果辩解,这个老人我不杀他也活不过半天,这个理由不能帮他脱一点罪。
  除此之外,由于我校实行全校教师,不招职高新生不能评职称,招来一个则奖一百五十元。职称是老师们的命根子,为了职称,啥事也干得出来。所以一些初中部的老师,不再用心于教学,而是忙于故意毁教学,毁学生。毁了学生,那么中考时,学生的成绩就很低,达不到普通高中录取线,教师这时就会趁机出面鼓动学生报我校的职高,由此,较突出的一个初中教师甚至可以从本毕业班轻松招十来个职高新生。奖金能达到一千多,在过去,甚至比工资还高。要知道,我们初中班正常情况每班才三十人,班主任招了十来个,还有其它带课老师至少每人也得一两个吧。另外,学校也会积极给这些“杰出有贡献”的老师评职称、评先进,省市模范教师的称号接踵而来。这样的老师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风光无限,成为全校教师学习的榜样。
  人们常说,胜利的将军是浑身淌血,踏着敌人的累累白骨走来的。这句话,套用在太原十三中也合适,教师的职称、奖金和荣誉是踏着学生的脑袋得来的,双脚沾满了学生的鲜血和脑浆。
  所以,初中生的情况比职高生更惨。基本来说,凡是上过太原第十三中学的初中生,不论将来人生道路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永久的失去了学习能力,永久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永远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身心遭到了致命摧残。精神永久无法逆转性的残废,学过教育心理学的人,这一点应该很明白。初中是一个人的心理形成期、叛逆期、危险期。正常情况下,都易出问题。更何况故意的摧残。
  初中学生,年纪太小,对教师完全信任,心门是开着的,来自教师和学校环境的摧残,直接打击学生心灵脆弱的地方。造成的损害,永不可修复和逆转。这种伤害,超出了学习能力的范畴,对学生心理、价值观、人生观都是致命的,等他们长大后,极易仇视别人和社会。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无信任。心理畸形。
  我校年年并非单纯从本校初中招,还派出许多老师在中考前几天去全市所有初中宣传招生,这个做法其实挺缺德的,你想啊,初三学生中考前几天正在教室复习,突然来了十三中的老师上讲台宣传我校职高招生,再发一摞招生宣传简章,你说影响不影响学生的中考最后几天的突击复习?影响不影响中考心情?
  别的学校的老师就能让十三中的老师直接进去宣传么?嗯,的确,刚开始有一两年是不行的。高连昇就很多次在大会上骂:你说你们招生的老师,啊!?招到一个学生能得一百五十元,你说你进不了别的初中宣传,你咋就那么不会办事,怎么那么不会做人?你就把所有的钱独吞了?就不能分给人家班主任一点儿?啊!? 在我印象中,这个高连昇很会做人哦。
  甚至还有一次骂中层干部,怪他们督促不力,说,有职高,咱们学校就归市里管,校长是处级,你们中层是科级,下面的办事员是科员。啊!?没有职高,咱们学校归区里管,校长才是科级,啊,你们中层是什么?科员!那底下的办事员呢?科员都不是!
  哦,这下明白了吧,差生是钱是职称,是官员的级别。以后招生是要给别的学校老师带点礼物或送点钱,这样就能进了。终于学会做人了。中层也想尽各种办法督促,接下来就由领导安排很多老师去全市招生,全市划了片,每个老师负责或三两个老师组队负责几个学校。果然一切顺利。招生奖金大大的,荣誉职称随之而来。教师、领导弹冠相庆,皆大欢喜。
  在利益的驱动下,甚至全市别的学校的教师,很乐意把自己培养出来的差生介绍给十三中招生老师,以前只听说教出好学生,老师有奖金。如今教出差学生,同样有奖金。所以毁掉的学生绝不单单是十三中本校的初中。别的学校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以十三中为龙头,渐渐形成了扩散至全市所有初中的对差生的地下传销黑市。对,传销,就是这个词,那时,很多老师笑着说传销哪个班的哪些差生,一度在十三中内流行,差生已经不是人,是商品。重要的商品。可以换钱、换职称。一个成绩差的学生,甚至经过多次倒手,多次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