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中国灵玉精神分析之一
文章目录
玉颜似水。美石为玉,中国人有柔性之美,对应金玉良缘、金玉其表、金相玉质,似乎我们在金与玉之间,我们离玉的距离要近些。玉石的润滑、清透、圆润、某种程度的柔韧等十分与我们的个性相近。所以朱大可先生用了较长篇幅在论述玉质的本性与文化象征意义。而石文化今天则受到很大的挑战,就是一刀穷,一刀富、神仙难断方寸玉的“赌石”经济利益上去比较吸引人,绝对是走了斜门旁道。所以在眼下的物欲横流之时,有冲击玉石之精神意义之际,很有必要进行正本清源恢复其玉石的纯洁高尚的意义的工作。跟传说中的神器完全不同,玉器神性是被人们的德行所深刻限定有:它不仅可以庇佑好人(中国人的左右方位有区别,就是尊左卑右,所以我们亲自上手的叫做辅佐,而借助神力什么的,有些还靠不住的就是用佑,所以叫神发力是叫保佑。生活中左派也是被右派要吃香些),也能致坏人死地。我们的神山就是昆仑山,其就是出产玉石,其在佛教意义中,其山就是神力无比的山。伟人诗中多有出现。玉器的这种道德审判能力,超出了世界上的所有物体(在中国范围内,西方人对于石头、对于美玉没有如此崇拜,从他们的立柱似建筑选择石头为材料就可以看出。他们也许让石头的意义局限在建筑的牢固、力量、稳定、巨大、冰冷等意义上。所以他们的建筑牢固轻易不拆迁,它没有新旧交换、或者叫类似生命的新陈代谢的意义。所以西方人的古建筑特别保留下来的多。比较我们的土木材料,我们就是以旧换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且我们对于政权交替中,许多旧建筑代表着过去,所以要打倒推翻,也许一定要带着他们的所建设的建筑,有爱屋及乌,自然也会对应恨屋及鸟。比较上理智的西方人,我们似更加感性地一定要让旧的东西,统统从眼前消失。“居”字的意义:下面的古表示时间,上面的尸表示空间,就是不轻易搬迁。因为我们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搬迁容易让人水土不服。所以农业传统民族,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地迁徙。由此也让我们显得有点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玉是庞大而驳杂的家族,它的成员分布在汉语辞典的各个角度。狭义的玉,仅能在矿物学的范畴的玉石,包括角闪石的和田玉和羊羊脂玉、辉石类的翡翠等。而广义的玉则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各类宝石。后者属于文化学的范畴,在历史上喧嚣了数千年之久,构筑着华夏物质信仰的坚硬内核。在二十一世纪初叶的装饰豪华的珠宝铺里,只有和田玉、岫岩玉、南阳玉和翡翠等少数几种美玉,被陈列在玻璃柜台里,散射着孤寂而恒久的光芒。但在华夏历史刑部,出现过的玉料各类却多得令人吃惊。据令人杨伯达统计,《山海经》记载的玉产地共有149处,而《康熙字典》里的各种玉名则多达173种,这个庞大的玉石家族,与铜鼎代表和宝镜代表一起,构成了早期华夏器物神学的三大支柱(其它两项可能是水与太阳。因为龙与凤凰等似乎想像之物,而水、石、太阳则是可见之物。且山水可能对应水与石,石头是山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在五行学说的范畴里,出现了有关玉的身世的多种声音。孔子认为,玉是水的精华,因为它看起来仿佛是圣水凝结后的形态,而曹雪芹认为,玉是土石的精华,《红楼 意象就是玉,黛玉、宝玉、。其中的宝玉本来是一块女娲补天时的巨大弃石,由一句圣僧点化为如扇坠的宝玉。还有一种说法出自《太平广记》,说是周灵王的宠臣苌弘被杀死后,其血和尸体化成了碧玉。水成说、石成说和血成说,正是玉的多重性的表达,因为玉同时呈现为石、水和血的特性。由此展开我们玉石的美丽传说的步伐。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