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由: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相似极高,因为载体就是汉字,其东方的地理人文让我们的文化都崇尚儒家。不过中间还是可能因为地理的四面环水、类似于西方发达的航运,国内领土比较分散,于是相对独立的地域让他们比较重视民族的团结,于是他们对于三国演义中,特别推崇的是诸葛亮的“忠义”,而非我们内容较泛的仁义礼智信。他们进行品质内容的个别重点挑选,也是环境所然。还有高度相似就是同样在十九世纪面临西方科技、特别是具体的坚船利炮,大家的表现出现差异较大。我们的中为体,西为用,让我们当时就惨不堪、过后什么几个变革、洋务运动早早就死腹中;而另外一方,开始似乎较我们慢几拍,但是他们真正对应了我们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我们的成语叫杀鸡给看,结果他们作为慢一拍,反而让他们大大获益。他们看到曾经的老师、老大哥,面积如此之广阔、历史如此之悠久、人员如此之多,让给不远万里之人签字不等条约、割让南的领土为租界,结果他们反应极为迅速,于是就一改我们的做法,开放政策,来个脱亚入欧,然而也是因为改革的某种先天缺陷,让他们后来在二战中大家知道的结果,但是此后发展依然较顺利,成为世界强国。吴军先生的《文明之光》就是想通过事情的前前后后,让我们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之前吴军先生多选择的文明道路上的技术物质因素,而很难得选择几个属于政治、文化的精神因素在文明道路上的作用及影响。所以这难得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有所启发,且与我们如此相近、其发展也与我们关系比较密切,同时让我们不忘历史,因为我们曾经受过他们的许多苦难,在我们心里留下永远的阴影。所以还是有必要理清一下,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中间有脱缰的野做恶,及现在的被所谓保下的另外的蠢蠢欲动的苗头,让我们重新进行认识当初的事情。因为伟人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而现在他们似乎的所作所为有着当年的影子。历史悲剧不能重演,于是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其一:改革的迫切性。他们是面积有限、且白天有水淹之虑,晚上有火山地震报忧,四面环海,完全暴露在西方列强的大型轮船与火炮之范围内,由此可见他们的改革迫切性较我们强。反而看我们:地物博、人众多、历史久,二面环山或沙漠、寒带,还有二面是东海一南海,相对力量似乎要大,就是敌人来犯,还有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纵深面积大,敌人来犯时间与人员似乎有利面在我们这边。而另外一方,狭长的国家,纵深没有,类似今天的智利与越南,很容易被人家从中间拦腰截断。似乎我们没有这种危机感,尽管我们的易经满篇全是未雨缪、兴忧患,死安逸,似乎每一个卦象都是如此重复地讲。但是真正到我们在当时呢?很遗憾有两个事例:一个戚继光的书籍中有沿海国家适宜于集团集体对敌作战,结果让他们曾经一度在冷兵器时代吃香喝辣中占优势的单打独斗武士道感觉不行了,于是他们讲协作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看到我们吃亏于从物质与精神层次上面许多,结果让战友魏源写作《海国图志》一书,从而总结教训,给予上层以许多有益的建议,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怕犯上作乱,因为有可能谋反而成为禁书,结果墙风开花墙外香,让人家拿去当了大宝贝。不知情况的曾经学生到上海去寻找书籍,结果因为是禁书,我们的老板压根就不知道有此书。而此书在他们那里出版有有二十多版。连他们也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十分可惜言:此国自己忠义之书,反而在异邦他乡生根开花,实乃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