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日本对GMD“消极抗战”的评价
文章目录
七:中国方面的状况
国民政府(蒋政权的抗战态势)
武汉陷落后,自1939年1月20日起至29日止,国民党召开了第五届五中全会
蒋介石在会上,以“抗战第二期的政策战略”为题,发表演说,提出基本方针:“在抗战第一期,努力消耗日本的力量,掩护我后方的准备工作,以奠定长期抗战的基础为其主要任务,在第二期间,继承前期的成果,努力发挥抗战力量,坚决达到抗战的胜利和完成建国的目的。”并且抨击了对日和平论,强调坚持抗战。(日本官方战史研究室出版:华北治安战:197198页)
然而到9月末,陆军统帅部看出五号作战可能延期,全面和平已无希望,因此倾向于让国民政府参战。
10月29日的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上,决定了日本方面的态度,即:帝国同意国民政府的参战希望,使该政府尽早对英美宣战,以促进中国方面的对日协作,完成东亚战争。
参战的时机应在采取各种措施,处理在华敌产,调整日华关系及加强日华协作等工作取得成效后,另行决定。
该决定显示出在领导战争的首脑人物之间,已发觉过去只是存在于中国内地的重庆政权,现在已和英美的反攻相呼应,成为一个战略环节,发挥了支撑反攻作战的作用,如不及早采取根本措施,将会产生巨大恶果,对此感到焦虑。
。。。。。。。。。。。。。。。。。。。。。。
(三)对重庆方案
(1)帝国对重庆不进行任何和平工作,如形势变化要进行和平工作的时候,另行决定。(2)要使国民政府顺应帝国上述态度。(华北治安战:国民政府的参战问题,270271)
中央方面在2月初,对今后的战争领导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在3月7日的联络会议上通过了“世界形势的判断”、“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以及其它决定。其中对于“重庆政权的动向”作了如下叙述:
一、重庆区上的抗战力量日渐低落,而且其财政经济状况已陷于困境,但仍依靠党和军队的威力.坚持强韧的抗战意志.并期待着反轴心阵营的故后胜利,尚不致放弃抗战。而且最近日益加强了同苏联的合作,并设法同印度民族接近,与此同时并决力于抗日统一战线。
二、如果美英援蒋的滇缅公路切断,轴心国战果的扩大,以及其它对美英苏的信赖出现不可靠的情况,再加上见到日本实力还增强.则其抗战体制最后必将崩溃
在这里所讲的与开战前的判断略有差异,即无需等到全部战争结束,重庆抗战体制有可能招致崩溃。但是,在“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中,关于对重庆的方策仍然只是决定要竭力设法建立一条谍报路线。
田总司令官对此做出判断:“除以武力使重庆屈服外,别无解决办法”。他在3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大东亚战争以如此战果胜利进展,而重庆方面却一直没有倾向和平的迹象,反而更加强硬起来,中央对此稍感焦虑。因此,大本营内部甚至有人指责派遣军过于谨慎。”(日本官方战史研究室出版:华北治安战 下册,8990页)
重庆方面的政治状况
在此期间,重庆政权与英美的盟国的结合,通过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更加巩固。宣称:要彻底进行战争,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位置。因而已无与日本单独进行和平谈判的余地。重庆方面主要关心的是增加美援和对中共的关系问题。(日本官方战史研究室出版:华北治安战 下册433页)
日军在中国大陆作战的主要敌人,认为第一是重庆政权,第二是延安政权,第三是美国在华的空军。这是陆军中央从1943年春开始特别强调的看法。但是,知道1944年才开始重视中共的存在及其实力,认识到中共与重庆政权尽管在本质上绝对不能相容,但它利用继续抗战的机会,巧妙地在我占领区内扶植并扩大其势力,正在建立一个同重庆政权完全不同的半独立政权。这一客观现实是必须予以正视的。(日本官方战史研究室出版:华北治安战下册427页)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