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精神代代相传
文章目录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前夕,刘青云等十几名老铁路工人又一次来到郑州“二七广场”。双星并联的二七塔,仿佛日日夜夜都在讲述着中国工人运动的辉煌。仰望着庄重、朴素的二七塔,老人们不禁想起8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反帝反封建的工人大罢工,不由地哼唱起那首革命老歌:
这里聚集过太多的苦难和黑暗/这里沸腾着父兄们不屈的呐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顶天立地/先驱们在罪恶的谋杀中就义/流淌的热血化成真理的烈焰/嘹亮的汽笛奏起永不消失的回声/你们就在我的身边,永远永远———《劳工神圣》。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郑州,这座火车头拉来的城市,自从上世纪初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通车以后,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郑州的革命运动就一浪连着一浪。
1921年8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11月,陇海铁路工人为反对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而发动了全路大罢工,在共产党的领导和京汉铁路等地工人的大力支持下,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
1922年4月9日,京汉铁路各工团代表在长辛店召开发起成立全路总工会的筹备会。8月10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在郑州召开,起草了“京汉铁路总工会章程”。会议定于9月20日前在郑州成立总工会,并在全路各地开始整顿工会组织。
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和民族的解放,不畏强权,前仆后继,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二七”大罢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残酷镇压罢工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等英勇就义。
“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一次伟大斗争。她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坚强的战斗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扩大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当年拉响“二七”大罢工第一声汽笛的地方———郑州铁路机务段,为使职工们牢记“二七”光荣传统,1985年,当时的郑州铁路分局就在这里兴建起了高5。5米、宽6米的组雕,1997年,又建成一组长36米、高1。8米,分为12个专题的“二七”大罢工纪念浮雕,加上原有的“二七”历史陈列室,于是,这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每年,新职工进厂前要先学“二七”历史,上岗前要先进行“二七”传统教育,新党员、新团员加入组织前要到雕塑前宣誓。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