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东小升初:摇号,摇号,摇出一地问号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祁东人明白这话的道理,尤其是草根家庭,父母拼命送,老师拼命教,孩子拼命读,赢得了“祁东人会读书”的美名。
  笔者是草根出身,父母除了种地就是喂猪,每期开学父母把猪和粮食卖了把学费交了,我辈安心读书就是。我的小学是在村里读的,初中在乡里读的,高中在县里读的,我和父母从没为选择学校读书的事发愁过。
  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苦中有乐,有幸一路读上了理想的学校遇到了热心的老师,从小山村迈进大都市走进国家机关,没有重复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小外甥聪明会读书,成绩虽然是镇里小学前几名,但他没我这么幸运,至今还不知道他的初中学校在哪里?小外甥早选择了理想的学校读初中,学校也承诺录取他去读初中,他的读书梦很美,以为只要努力读书,不愁有好的学校读书,但摇号把他摇醒了,美梦碎了一地。
  小升初摇号决定学校,这是推行教育公平的举措,无可厚非,但如祁东县引起这般大的质疑在全国是少见的,摇号结果出来后,非议的段子、视频、贴文充斥街头巷尾和网络,搞得祁东气氛很紧张。
  其实,这也不怪祁东上下有意见,因为问题是和尚头上的“疮花”不仅显眼,而且让人看了恶心,祁东孩子命真苦,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赌:赌赢了,蠢材也能进好的学校,语数打几分的学生摇上了;赌输了,天才也无缘理想的学校,语数近乎满分的学生没摇上。祁东老百姓说,美国有个“特朗普”在决策,莫非祁东也有个“特朗普”。
  小升初摇号结果出来后,官方的“祁东融媒体中心”、“祁东宣传”发布了《祁东县2020年小学升初中招生录取名单》,我统计了这份名单,结合祁东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几个问题。
  尽管不少好心的亲朋一再劝我不要说,但我还是忍不住要问几个问题,因为我是读书出身的,不能过这条河就忘了这座桥,做人尤其是读书人不能昧了良心,何况教育是关乎祁东未来的大事,关于祁东子弟的前途和命运。
  一、祁东的小学、初中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公平,这是根本性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一刀切的摇号上学能解决祁东中小学升学公平问题吗?
  祁东县小学、初中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不争的事实,县城的公办、私立学校的体制和高薪优势,是农村中、小学无法比拟的,导致农村中小学日趋没落,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年龄越来越小,连幼儿也进城了。
  套用“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那么孩子对县城教育的向往应该也是教育投入的方向,既然农村孩子纷纷进城读书不可阻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什么不顺应这一趋势,做大县城的中小学教育,老百姓有理由责怪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祁东教育的投入失策或不足,给私人资本投注县城中小学教育预留了巨大的空间,以至于私立教育的恶性膨大挤压公立教育,导致县城公立教育中小学学位严重不足。
  多年来教育投入失策和不足的积累起来的系列问题,幻想透过一刀切的摇号上学来解决,这是很不现实的,“一刀切”即使成功,也会产生剧烈的阵痛,让人无法承受。今天的现实就是明证
  笔者了解过很多省市县的摇号上学,在执行摇号上学政策时充分结合了地方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学位,按照学习成绩、户口所在地、学校所在地等诸多条件报名摇号,既保证了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在选择中摇号在摇号中选择,又便于家庭照顾孩子读书。
  可祁东的摇号上学不是这样,在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和分配学位上就存在严重不足,四所公立学校设置学位数量不足,参与摇号学校太少,学位分配有非常集中,“具有祁东学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祁东籍外地回祁小学毕业生”的报名条件过于宽泛,导致县内线外的祁东籍的中小学生纷纷往这六所中小学校拥挤,僧多粥少,不争食才怪。
  一刀切的摇号上学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全交给了博弈,表象是好学生摇不到好学校,甚至没摇到学校,差学生摇到了很好的学校,穷学生要到昂贵的私立学校,就近方便的学生摇到了读书不方便的学校,其实给孩子留下了赌命赌运赌前程的心理阴影。
  一刀切的摇号上学,学校不满意,老师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生也不满意。让神仙也发愁的是,成绩几分和近乎满分的学生摇在一起读书,老师不知道如何教,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学。
  教育公平要保证,但教育规律也要遵循,祁东一刀切的摇号上学没顾忌教育规律,几乎赌博的摇号择校,虽然形式上保证了祁东教育公平,实质是在毁灭祁东教育。

  二、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发展和学位分配比列严重失衡,一刀切的摇号能解决祁东教育发展问题吗?
  这次参与小学升初中摇号的学校有四所公办学校二所民办学校,清源中学、达孝中学、育贤中学、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四所公办学校每所学校分得300个学位,摇号录取1200个学生,云兴湖中学、成章中学二所私立学校分别分得371个学位、1000个学位,摇号录取1371个学生。
  从学位分配和摇号录取数量来看,祁东县的公立、私立学校学位分配和摇号录取学生占比为46、54,四所公立学校几乎不及一所私立的成章中学,私立成章中学加上直录的118个学生占比为42了,差不多占了这次摇号录取学生的半壁江山了。
  如此分配学位和给予私立成章中学直录特权,祁东百姓有意见、四所公立学校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在外的祁东籍人,我也觉得如此分配学位和摇号录取和给予民办直录特权这种方式是不可理解的。
  因为职业原因,笔者走过访很多地方,对教育也特别关注,发现私立教育在各地教育中的地位都是对公立教育的补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都是尊重学生自愿就读原则,自主解决招生问题,很少参与公立学校摇号录取的,即便参与摇号录取,也是公立的股份和影子使然。学生是在摇不到理想的公立学校或嫌弃公立学校后才选择私立学校。
  祁东这么重视私立学校,把初中教育的主阵地让渡给私立学校,给予超越公立学校的办学权,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少见的。私立学校作为一地教育的主体,背后就是资本对教育主导,资本的追求与大众需求的冲突不可避免。
  如果祁东私人资本投注于义务教育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祁东的教育事业,不去农村办义务教育而是在县城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耍的依然是靠学生吃学生的把戏,争学位争学生就是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非营利性办学就是婊子的贞洁牌坊。
  如此看来,祁东小升初分配学位和摇号录取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也不足为怪。


  三、学位的背后是生源,生源的背后是财源,严重失衡的学位分配和摇号录取学生难逃滥用教育行政权力为私立学校招生的嫌疑,没有为私立学校输送利益的嫌疑吗?
  人口流向哪里,资金就流向哪里,消费就在哪里,商机就在哪里,这是蠢子也知道的经济学,决策者和教育主管人员不知道这个道理,何况学生是纯消费人口,祁东人为孩子读书是不惜卖棺材板的。
  学位分配到校,摇号录取在哪所学校,学生的学位就在哪所学校,学生就只有去哪所学校读书,去别校读书必须要从摇号录取的学校取走学位,私立学校不会轻易让学生拿学位去别校读书,因为谁也不会吐出进嘴的肥肉。学生没有去别校读书的自由,甚至没有不读的自由都没有,因为初中属于法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去公立学校读书每年费用不过四五千元,去私立学校读书每年费用二万元少不了,三年初中读私立学校比读公立学校要多花四五万元,学生简直就是白花花的银子,给私立学校1000个学位摇号录取1000个学生,三年初中就是送私立学校老板6000万元商机,能赚多少就看私立学校老板的良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属性,良心对资本而言就是狗食,狗是社会性动物,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也吃不了独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6000万元商机很难让人相信是白送的,事理很明白,到了锅边的人即使吃不上油渣,也可以闻闻油渣的香味。

  四、初中属于法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公立、私立一同分配学位摇号录取,必须给予一样的补贴执行不一样的收费标准,这样的教育公平能保证吗?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自然人的平等,也是法人的平等,没有公立学校法人和私立学校法人之分,必须平等执行法律。
  《义务教育法》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该发第二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1986年4月实行的,已经执行20多年里了,可以说改革开放的红利,作为中国之“人”有权平等享受,不管是在公立学校就读,还是在私立学校就读,也不管公立法人,还是私立法人。既然把学生摇号摇到私立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必须执行一样的收费标准,不能因为是私立学校就可以执行不同于公立学校的收费,这是因为私立学校还有另外的法律规定。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9条规定,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民办学校收益,学校的学校结余全部用于办学。
  这条法律规定在祁东走不走样主要看成章中学,因为成章中学是承担了这次摇号录取学生人数39的私立学校,依照着以法律规定,该校介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是非营利性。
  谁来监督成章中学执行这一法律规定不从学生身上榨取利润和结余胡乱列支。官方职能部门,尤其是县教育局,在分配学位和摇号录取学生方面已经暴露出的问题,让祁东百姓对其产生了信任危机。直接地说,祁东百姓已经怀疑领导干部在私立学校入股,已经不相信职能部门能够将私立学校不取得办学收益和将学校结余用于办学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为此,笔者建议县委县政府组织学生和家长按照一定比例推选出代表成立监督委员会,与政府职能部门一道对私立学校的学生缴纳和国家拨付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确保私立学校不取得办学收益和将学校结余用于办学而不至于流入黑洞,因为这部分资金不是学生缴纳的,就是国家拨付的,直接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财产权益。

  如此设置学位、分配学位、摇号上学,是大人们用形式上的公平满足贪欲。千错万错都是大人们的错,不是孩子的错,大人们没有理由不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