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文章目录
“亲”“清”政商关系是规则更是标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谋发展成为当前政商关系的主流。而随着反腐败斗争的逐步深入,官商关系又出现了从“勾肩搭背”演变为“背对着背”的苗头。政商关系出现扭曲,主要在于一些官员和企业家把“经”念歪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从“打虎拍蝇”的战果看,不少落马官员的背后,都晃动着商人的身影。在官商勾结腐败中,官员为商人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招标投标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对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公众利益、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造成不公平,危害巨大。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有些地方出现了懒政怠政的不作为现象,一些官员“不吃、不拿、也不干”,或对企业家避而不见,或见了企业家客客气气地搞“软拒绝”。官员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使企业发展得不到正当支持和服务。
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
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亲”是目的,但不能挣脱“清”的规范;“清”是原则,为“亲”划清界限。只有“亲”“清”共融,政商关系才能健康而充满活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靠制度、机制、纪律和规矩接触民营企业。同时,要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政府部门“门不好进,脸不好看”的痼疾,真心实意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