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地平线论坛 :http :club。news。sohu。comlistartsub。new。php ?b等于zz0209amp ;t等于10amp ;k等于0amp ;NoCache等于1
  
  一点五
  
   在学校里,学生与教师之间,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存在些不和谐因子,应该在所难免,在中国人眼里,甚至还很正常。世界上却有这么一所学校,每学期安排一个星期的时间,专供低年级学生“发泄”对教师与高年级学生的“不满”,这所学校叫西点军校,那个星期被美其名曰“文化周”。
  
   在文化周里,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一声令下,三五成群地“抓起”他们不喜欢的教师“扔”到沙坑或草地上去;也可以预先在高年级学生的寝室门口放一盆水或设置一块特别地皮,让那率先出操的学生迎接来自“天上”与“地下”的多重考验;或者组成抗议方阵,到校长办公室前“历数”校长的“罪状”等等,据说,如今学生们越来越有“创意”,以致于每学期的文化周里,西点军校都迎来了大批游客,而低年级学生总是以自己的“金点子”受到游客好评而得意不已。
  
   如果中国的某所大学也有这样一个活动周,中国学生敢玩么?作为中国学生,他们肯定要考虑:教师会不会不喜欢?高年级的学生会不会报复?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出格?……如此一来,那活动开展得起来么?
  
   应该只有诸如美国这类自由平等理念深入到人们骨髓的国度,人们才可以无所顾忌地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之间“恶搞”。这种自由平等的组织文化,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能刺激人们的进取心与竞争心,鼓励人们创新与冒险,从外表上看上去,则体现为个人锐意进取、组织生机活泼。
  
   尽管美国是一个以平等自由为标榜的国家,但美国政府依然坚持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注重培育这种自由平等精神,美国第二届总统——换算成中国标准即第一代领导人——杰斐逊曾亲为美国学生撰写了“学生守则”:“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当这种精神与劳动或创造结合起来,也就是形成中国人所谓美国学生“动手能力”的时候,其价值自会勃发出来。
  
   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组织常常不强调等级权威和控制,不把问题掩盖起来,纵向和水平之间都拥有信任、真诚、开放和支持的气氛,在这样的组织里,人们之间才能坦率地想互沟通,自由地标新立异,而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惩罚,当一个国家进入这样的层面后,其领导人才不会有“听不到下面声音”的“苦恼”,这样的国家也才能成为世人眼里的“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