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修养之一 明晰角色定位
  历史学家黑格尔说,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如果说历史有它的重复性,那么人性也有它的重复性,一些人的品性,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一些人的经历,在历史上也已经出现过。
  资治通鉴主要讲治乱兴衰,给最高统治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和教训,告诫当政者应当引导带动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资治通鉴内容宏博,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天文、吏治等等,也有识人、知人、用人,今天读来也大有裨益。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领悟。对于体制内的机关事业部门来说,可以从中了解要塑造怎样一种工作状态、工作作风,对于体制外的企业来说,可以知道要建设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气质、企业精神?)。
  《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朝士有左迁诣宰相自诉者,内史骞味道曰 :“此太后处分。”同中书门下三品刘祎之曰 :“缘坐改官,由臣下奏请。”太后闻之,夏,四月,丙子,贬味道为青州刺史,加祎之太中大夫。谓侍臣曰:“君臣同体,岂得归恶于君,引善自取乎!” 朝廷官员有被降职找宰相申诉的,内史骞味道对他们说:“这是太后决定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祎之说:“因牵连处罚改任官职,由臣下奏请。”太后听说后,夏季,四月,丙子(初一),骞味道降职为青州刺史,给刘之加官太中大夫,对身边大臣说:“君臣同为一体,哪能把不好的事情归于君主,好的事情归于自己。”
  首先,像内史骞味道和刘祎之,能说这些话的人的层次和职务比较高,是能和最高领导直接交流汇报工作的。就像《红楼梦》的王熙凤,能和最高领导直接对话,相当于中层干部。
  无论是体制内单位领导,还是企业单位老板,选拔任用什么样的中层干部相当重要。做为领导者,要有识人用人的智慧和眼光,陈寿《三国志·魏书·钟繇传》里说“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了解和掌握了一个人的言行,这个人是好人或是恶人就清楚了。而做为中层干部,要懂得看清自己的位置,维护领导的权威,守住自己的规矩,明晓自己的职责。
  中层干部的位置相当重要,他负有一个价值导向的作用。俗话说上行下效,如果他把一切得罪人的事都推到它的上级身上,就会起一个示范作用,并且会遭到反噬,他手下的人也会效而仿之,也会把责备不满推到他身上,人人不想担责,人人只想把失误或者过错推给别人,单位的风气就会乌烟瘴气,鸡争犬斗。
  相对于有归恶于领导的,自然也有归美于领导的。宋璟不夺君恩,王熙凤不掩贾母王夫人之德。《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辛亥,行幸东都。过崤谷,道隘不治;上欲免河南尹及知頓使官,宋璟谏曰“「陛下罪之,以臣言而免之,是臣代陛下受德也;请令待罪朝堂而后赦之。”上从之。辛亥(初十),玄宗启程前往东都,东驾经过崤谷时,发现那里道路狭窄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玄宗便要撤销河南尹和知顿使的职务。宋璟谏道:“陛下正在巡行境内,如果只凭道路没修好就罢免这两位官员,臣担心将来百姓会深受其害。”玄宗听了马上下令免去他们的罪。宋璟又说道:陛下怪罪他们,又因臣一句话而免除了对他们的处罚,这是让臣代替陛下领受他的感激之情;臣希望陛下让他们在朝堂听候治罪,然后再行赦免。”玄宗对此表示同意。
  王熙凤虽然刻薄毒辣,但纵观前八十回,她没有一次把责任、把下面的不满推到贾母、王夫人身上,而是时时处处维护她们。平儿作为王熙凤的丫头兼助理,生活在贾琏之淫、凤姐之威的夹缝中,人前背后却也没说过凤姐一句坏话,没把贾府下人的抱怨归到凤姐身上。所以,凤姐能一直得到贾母的信任,凤姐也视平儿为心腹。
  维护领导无关谄媚巴结,关乎做人的原则,关乎规矩。中层干部是单位的枢纽,承担着绩效实现和决策执行的重任,既要上传下达,又要独当一面。作为中层干部,要给自己精准定位,懂得尊重领导,欣赏领导,理解上意,为领导分忧,上传下达,更要做好基层管理者和高层之间的沟通。中层干部应该起一个减震器的作用,把职员的不满和抱怨在自己这一级把它化解掉,而不是自己当老好人,把为人的事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卖乖讨好,借此拉拢人,提高自己在同事间的好感度,却把上级作为矛盾的焦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长此下去,终将落得水落石出,无法自处。
  有的人之所以会把别人的抱怨不满肆无忌惮的推到领导身上,推卸自身的责任,把自己包装成无辜者或无奈者,一是本人的人品问题。二是仗恃着身边同事的忠厚善良,不传闲话,不打小报告。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上没有瞒得住的事,再机密的事也会泄漏出去, 这个典故出自清代晚期·佚名《刘公案》七一回:“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今果然露了馅,看来万岁已明真情。”说的是就在王振进宫奏请皇帝御驾亲征的第二天,也先兴兵南犯和皇帝准备下诏亲征的消息,就由宫中太监泄漏出去了。蒋勋曾说大观园里无秘密,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大观园里的每个人几乎都会知道。能到一定职位的人,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中层干部不应存侥幸心理,自以为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上级能永远不知道。
  德大于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非良人,无才无德是非人,德才兼备圣人也。作为领导者,识人用人既要看才。也要看德,才大于德的有,既有才又有德的也有,要以德为本,把德字作为考察一个人能否胜任的首要条件,古人说,一次不忠,终生不用。作为中层干部,则要不断增强“德”的观念,加强“德”的锻炼,注重“德”的修养,要时刻有“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自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惕励,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不能有好处使劲往前挤,唯恐落后,出问题了推罪到领导或同事身上。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厚德才能载物,为官才能长久,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