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民公仆,涵养“三气”修炼“三心”
文章目录
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了“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的要求。使命在肩,时不我待,要做好人民公仆,必须挑好组织交付的担子,涵养“三气”、修炼“三心”,做好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主力军。
第一,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只有矢志不渝提升素质水平,才能堪当大任。
要信念坚定,涵养“正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权名利禄的“围猎”,我们必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及时清扫思想“灰尘”,才能抵御各种“疾病”,做好人民公仆。
要业务过硬,修养“底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初入职场要有弥补短板、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寻求挑战,抓住机遇,锤炼本领。只有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才能为服务黄浦、服务群众提供坚强支撑。
要勇于担当,培养“锐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新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突破的致胜法宝,也是青年干部必须坚定的信念。黄浦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越是“下深水”“破难题”,就越有机会突破瓶颈,迎来柳暗花明。只有拿出攻营拔寨的意志,才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时刻站得出来,成为攻坚克难、建设黄浦的有生力量。
第二,要当广大群众的贴心人、不当不接地气的旁观者,只有真抓实干赢得人民信任,才能有所作为。
向群众学习,淬炼“虚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公务员,眼睛要向下、腿脚要沾泥,心灵要相通。要始终心中有民,问计于民,要放低姿态,多走走、多听听、多看看,到群众身边,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做人民群众的“小学生”。
念群众疾苦,凝炼“真心”。民生无小事,我们要视民如伤,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持续用力,永不懈怠;怀抱“事交我办请放心”的担当,不说空话,主动作为;坚守“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扑下身子,不遗余力。
受人民监督,升炼“诚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接受群众监督是党员和干部的义务和光荣。我们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要时常到群众面前照镜子、正衣冠、肃风纪、补短板,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养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精神风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好人民公仆,每一位公务员都要对党忠诚,夙夜在公,不懈攀登,不断超越,磨练一流本领,干出一流水平,创造一流业绩,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