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人大和政协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咱老百姓虽然不是代表和委员,但是,作为一个北京市民,“我的城市我做主”,“北京是我家,建设北京靠大家”,我还是要为北京建设发声,而且要拜托代表和委员们,帮我捎句话儿到两会。
  想捎的话就是:要把大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深化和细化,尤其要和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一些,让老百姓进一步品尝到疏解整治带来的甜头儿,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呀,这几年疏解整治搞下来,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多了,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得到了抢救式的修复保护,违规建设被拆除,工业大院儿被腾退,居民家门口儿的“口袋公园”一个接着一个,“留白增绿”美化了城市环境,告别“脏乱差”以后,老百姓走在路上都觉得心里舒畅。例如动物园、木樨园、大红门、官园这些大型批发市场一疏解,就连交通拥堵都减轻了许多。事实证明,不疏解不行,不在疏解中持续整治也不行,疏解整治从根本上说是一码事儿。开个玩笑,北京市党政机关都带头疏解到通州行政副中心去了,谁还能不把疏解放在眼里呀。
  在疏解整治的潮流中,五环路以外的花卉市场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创意园”。这就客观上给老百姓买花儿、逛花卉市场、逛文玩店铺带来了不便,因为没了嘛;另外,“文化创意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是国家“双创”潮流所驱,但一定要做精,做出成果来,不能粗犷式发展,造成资源浪费。还有,现在城里城外很多菜市场、小饭馆儿被拆了,从治理“脏乱差”环境,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长远考虑,这是明智之举和必要之举;但是,应该尽可能地多开设便民菜站,方便居民购买便宜放心菜,搞好居民“菜篮子”;同时,也要根据条件增加小区便民设施,为老百姓吃早点,买个油饼和豆腐脑儿什么的提供便利。
  疏解整治促提升,这是新时期北京城市建设管理的大方向,经过多年努力以后,久久为功,必见成效。这关乎北京市的未来发展前景,也关系京城百姓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把疏解整治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做到老百姓的心里去,实现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需求,那么,提升的不仅是城市品位和素质,也是市民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老百姓给疏解整治点赞,也希望在疏解整治的过程中,用事无巨细的惠民举措,让老百姓和我们的城市,共享发展所带来的更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