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热搜霸屏,无非都是苏家那些事儿。《都挺好》是亿万中国家庭的缩影,让人再次看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何其深远,许多人无数次在深夜为苏明玉哭泣,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还有人痛恨苏家三个男人太糟糕。但它还道出一个事实:父母养育孩子是无私的,却在某种意义上暗含了很多期望,差别化的对待更塑造了子女的人格,使人不断付出代价。
  上一次全民热议,还是在《欢乐颂》中,大家对樊胜美的原生家庭进行批判。还有众多以女性角度批判男性“原生家庭”的文章。比如:“孩子出生前,没有什么大矛盾。孩子出生以后,才真正深刻认识到我嫁的原来是这样一个人渣畜生,而这一切与他的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周末看《非诚》又遇到了大家讨论“原生家庭歧视”的事情。男嘉宾想找一个原生家庭幸福的对象,我当时就脑壳疼了一下。
  关于原生家庭,其实就是他的父母家庭环境而已,不可否认,父母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而你为什么看上这个孩子了,因为你绝对喜欢他身上的某一些东西,当然随着深入接触,你会看到他的缺点,就像他也会看到你的缺点一样。
  难道这时候你就要拿他的原生家庭说事了吗?要知道,这时候你不尊重的是他的父母,因为你口中出来的“原生家庭”这个词,是有绝对性伤害的蔑视词语。
  我分析了一下这个男嘉宾,要么是城市人说农村人,要么是见识多的人说见识少的人。 总结一下,就是有钱的有见识的,从心底里觉得,我是比你好的。
  
  这里也许没有瞧不起,没有蔑视,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就是单纯的觉得我比你好。可是就是这么单纯的觉的,就是一种俯视的姿态。你有俯视的资本,但你没有俯视任何人的权利。
  我为原生家庭而骄傲,因为这是我的根本,我不羡慕你的得天独厚,你也别玷污我的原生家庭。
  《阿甘正传》里阿甘的母亲曾说:Everyone is different。
  
  原生家庭的不同只是孩子的特征,我们真正应该歧视的不是特征,而是硬要将特征当作异常那些“正常人”。
  当然大家都说,原生家庭给一个人的烙印太重要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三观,遇见这样的一定要远离。但是,生而为人,他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但是可以选择他们未来的方向,他们成长得乐观积极努力,是为了给自己和爱人一个好的未来,不是为了让别人来歧视他们无法选择的出身。
  
  心理医生通过分析患者的原生家庭,帮助他们找到心灵的出口。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后来这个词却逐渐变味了,姑娘们找对象除了要求物质,长相,开始挑起对方的原生家庭来了。
  如果你的对象各方面都好,只是原生家庭有些小缺陷,一定要给他理解与尊重。也希望那些原生家庭不那么完美的孩子们,都可以找到自己完美的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