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文章目录
广大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要理解好想、能、成三者的关系,做到到敢想敢干、善作善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曾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善于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把社会推向前进”。我们党保留并发扬了坚持问题导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从建党之初至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和推进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实际问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我们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新鲜血液、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与未来。就应该有前行之“路漫漫”的持久恒心,有寻找问题“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心,有敢于接“烫手山芋”的魄力和决心,要杜绝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困难就掉头的坏毛病,在攻坚克难中提升战胜困难的勇气、攻克难关的雄心、迎接挑战的魄力,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磨练意志、锤炼品格,锤炼党性,锤炼作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一生的成长之路,遵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螺旋前行的轨迹。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成长的,党员干部也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中成长、成熟起来的。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集中表现就在于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事兴业,实干为要。空谈常致误国,实干方能兴邦。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中固本强基,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民、务实为民。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时,要坚持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并重,在形成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后,将其转化为干工作的具体措施,再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要在攻坚克难、应对风险挑战中增强本领,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中开拓新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古语有云:“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是在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一件事情,开始做得好的人很多,但是把事情做完又做得好的人却很少。这既说明了干成事的艰难,也说明了干成事的可贵。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当前,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艰巨任务,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年轻干部更得鲜明“干成事”的目标导向,苦修“七种能力”,要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各地各单位也需认真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坚持厚植“人才沃土”,大力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树立“干成事”的考核导向,适当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作为标准衡量干部工作绩效,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笃行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业绩。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