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品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一心向钱看,哪管他人死与活,大概是制造有毒食品,掺假食品的人的心理写照吧。这些人的心理,同当前社会的整体状况是密不可分的。以前就有文说,中国人是生命力最强的人,磨练得百毒不侵。
  
  打开电视的生活节目,经常看到电视在教消费者如何识别这个识别那个,似乎要把老百姓都培养成鉴别专家。这样就能削除伪劣假毒食品了吗?政府的责任在哪里?把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就可以心安理得吗?
  
  现在,中国国内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影响到了国外,也许,这不是件坏事。
  
  据说晚清时有个形象的三角关系: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现在这个三角关系大概丢了一角,只剩百姓怕官,官怕洋人了。那洋人怕百姓,改成百姓羡慕洋人了。不过,虽然剩下那两角,大概也可以对中国的食品问题有所助益吧,因为毕竟,官还是怕洋人的。
  
  
  
  美刊惊呼 :中国食品入口者戒
  
  万维读者网记者捷夫评论专稿 : 对中国出口食品存在污染、病菌和致癌物质的指控(即中美贸易大战中的“食品问题”),因涉及到民众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逐渐引起美国人的强烈关注与警觉。就在举世瞩目的“第二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开始前夕,美国媒体罕见地集体掀起了一股愤怒揭发批判中国出口食品的狂潮。
  
  中国食品:恐惧从狗蔓延到人
  
  其实这股狂潮的到来早在数月之前就已初现端倪,只不过那时供美国媒体大做文章的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宠物食品。
  
  2007年初,全美各地发生了一系列宠物食物中毒的病例。到5月初,据信已经有至少一条狗和十多只猫死亡,数千只宠物患病。在舆论哗然之中,权力超大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立即着手展开调查。但FDA的调查报告尚未出炉,美国媒体就迫不及待地报道说,宠物食品的“毒源”是“来自中国的麦麸还没等美国公众彻底弄清猫狗中毒的究竟,媒体话锋一转又直指面向美国人的中国进口食品,来势凶猛令人目不暇接。
  
  美国媒体:中国是罪魁祸首
  
  5月20日,美国各媒体大规模报道说,不安全、不健康的中国食品正源源不断地运往美国,“中国是美国食品安全与健康标准的头号破坏者”。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上个月,FDA截获了从中国大陆进口的1000宗货物,其中包括可能的不健康食品、补充饮食品、保健品、美容护肤品与假药。华盛顿邮报详细报道了FDA对中国进口食品和药物的检验,说在过去四个月中,FDA 已经确定298种中国进口货为非法;而它们只占中国对美总出口量的不足1 言外之意是中国违禁食品根本查不胜查。
  
  
  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一位美国院外活动集团的重要成员看完FDA的报告后对媒体说,无论谁看了那些遭到禁止入关的中国食品“都得被恶心死”。芝加哥论坛报指出FDA报告对美国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国会正在为此商讨进一步对策”。
  
  FDA开出一份恐怖黑名单
  
  上述报道还援引FDA的报告说,在107种中国大陆主要进口食品中,“干肉、腌肉和海鲜含有大量可能致癌的防腐剂,速冻鱼类中含有被美国禁止的抗生素,贝类和沙丁鱼中含有腐烂霉菌,就连蘑菇也染上早已被国际社会淘汰了的杀虫剂”。
  
  美国报章所列出的几个月来遭FDA抽查而被禁止入境的中国产品,还包括虾、鲯鳅(mahi mahi)、tilapia、鳗鲡、黄鳍金枪鱼等海鲜产品;干肉和腌肉;禽蛋和禽肉;中国茶叶;豆腐和大豆制品;糖果;干果(包括苹果干、桃干);花生奶(peanut milk);另外,不属于食品范围的医用导管和包括口红在内的多种化妆品也都被逐一收入黑名单。
  
  为什么单单“中国食品入口者戒”
  
  不容否认,中国高速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并不都是高质量的中国货,就在国人饱受奸商毒害的同时,外国消费者也开始尝到了苦头。对此,不仅中国不法厂家罪证如山,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出口管理部门似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中国方面却有自己的说辞。
  
  例如宠物食品一案,在美国宠物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纽约州立食物实验室经过分析化验发现,总部设在加拿大安大略的一家公司生产了“含有毒素的宠物食品”,FDA迅速跟踪调查,锁定麦麸是最可疑的“毒源”。
  
  该加拿大公司声称,他们的麦麸只有“一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奇怪的是这家公司只透露其使用中国和美国的麦麸,却拒绝说出第三个对其出售麦麸的神秘国家,因此中国政府颇感不公。接着传出美国小麦协会和美国海关负责人的证辞,承认美国麦麸进口来源不一,而从中国进口的麦麸仅占13。
  
  在宠物食品案调查过程中,中国政府表示出配合调查的意愿,同意FDA派专家到中国内地调查。但现在补救显然已经为时过晚,预计中国出口食品丑闻将震荡美国朝野和全社会,甚至波及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巨大的连锁反应中,中国食品出口业遭受严重打击看来是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