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应向“带血GDP”说不【转载】
文章目录
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中,当地一位于老人湿润着眼睛,用生涩的汉语说:为什么有人花钱保护环境?为什么有人为了钱破坏环境?我不爱钱,我爱我的草原!我爱我的家。
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来换取GDP,这样的GDP不要也罢!
带血的GDP只会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变的越来越差,从频频发生的“血铅事件”到震惊全国的“镉米风波”,我国重金属污染警钟频频敲响。从河流水源地频遭污染到“黑色沙漠”,再到粉尘爆炸,近年我国环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介绍,“最近五年来,不少病人问,人不喝酒,也注意饮食,为什么会得肝癌?家里很干净,为什么孩子会得白血病?人们越来越发现,如果我们生活在空气污浊、饮水有害、食物有毒、家庭有味的环境中,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得病。”他说,中国绝不能靠牺牲环境换GDP。
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说表示,污染大户往往也是税收大户,没有地方官员的默许,哪家企业敢违法排污?地方政府眼里只有GDP,没有多少实权的环保部门又能怎样?中国青年报报道山东某地水污染,当地官员的话就很有代表性,他说“宁要病死,不要饿死”。“美丽中国”应向“带血的GDP”说不。事实已经证明,“先发展,后治理”不可持续。许多地方依然对治理环境污染浮于表面,原因固然复杂,也与我们一直未能将环境治理与官员政绩考核挂钩有关。
“我们宁愿要一个干净的不发达的社会,也不要一个喝着地沟油、吸着雾霾、闻着恶臭的空间。”虽然有些网友的观点有些片面,但是可以看出对环境破坏的痛心。
我们有些地方还在片面的以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发展理念如果继续下去,将对我国现行环境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我国早就确立了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对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要坚决叫停。
同时,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虽然中央明确提出不以GDP为上的观点来考核官员,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没有一个很好的量化考核方式,一些地方考核仍然把GDP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这就导致了一些地方仍然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这就需要政府探测出一套新的能够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通过多渠道考核,彻底摒弃唯GDP至上的考核方式。另外政府对企业的乱排乱放现象要起到切实的监督作用,对不合格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律叫停。
只有这样才能重现当年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文章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