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网信办近日启动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剑指淫秽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恐怖惊悚、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胁恐吓、标题党、仇恨煽动、传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流行文化等12类负面有害信息。
  互联网开启了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也给主流价值观和精神信仰带来挑战。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提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许多自媒体靠标题党哗众取宠,扭曲事实、误导宣传。自媒体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行使好网络话语权。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自由性和高效性,随着自媒体兴起和发展,网络信息和网络表达变得更加模糊、复杂。希望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常态化,而不仅仅是突击性查处。建议理清网络表达的法律边界,划定非法信息范畴,甄别判定网络煽动性言论、网络诽谤、网络谣言为非法信息。
  虽然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不讲规则。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任何人想编就编,想抄就抄,想喷就喷。自媒体也要尊重事实,理性传播,严格遵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倡导文明的公众话语和建设性的讨论初衷,才有助于构建起公共讨论的理性基础;主动对接和回应民生诉求,才能最大范围凝聚共识,共同来“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还大家一个绿色的互联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