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文章目录
坚持气象服务生命安全,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灾害高风险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快建设覆盖全面、信息准确、传递畅通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着力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和防范自然灾害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强化灾害高风险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加强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和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强化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水库汇水区雨情监测和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发展气象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建立行业气象影响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联动机制。
(二)提升预警信息发布传播能力
打造预警信息权威传播渠道。推进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应急广播、电视、报刊、主流网站、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短信端口等传播资源对接。加强精细到乡镇、村庄、重点林区、乡村旅游区的无缝隙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建设。完善预警工作体系和发布体系。
(三)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
强化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区划。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群测群防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和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
(四)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体系,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预警分级响应机制。健全部门间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共建、数据信息共享、联合会商、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气象灾害敏感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推进预警信息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员等基层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