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国家以人民为根基,粮食是决定人民能否生存的关键,而好的耕地是粮食的产量和安全的保障。过去的几千年,中国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将汗水和希望都挥洒在田野地头,挥洒在金黄的麦穗和碧绿的稻穗上。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严格的耕地管理直接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
  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数量少,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为了稳固农业基础,必须切实保护耕地。当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存在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人类对它的依赖和永续利用程度的增加也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方向。
  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粮食生产就能得到保障。但是从今后长期趋势看,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越来越小,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北部地区沙尘暴现象愈演愈烈,天空中常常看上去灰蒙蒙的,而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土的严重流失,土地沙漠化。耕地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保护耕地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