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庄“捆”在一起
文章目录
第一书记是指各级机关的优秀青年干部、后备干部和因为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还没有退休的这些人员下派到农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是扶贫工作、乡村振兴中的一大创举、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创举。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扶贫工作、让人民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事关乡村振兴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做好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第一要发挥出党支部在农村的核心和堡垒作用。要做好这件事,第一书记就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人的作用,以自身严格执行党员标准,来团结班子带动班子。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整个支部、整个村班子都心向同一个方向,认可同一个理念,才能发挥干事创业的最大力量。
其次,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帮助村民群众增收致富。第一书记下派到基层,就是为了利用不同层级之前的差异,进行碰撞出火花激发农村的活力。但是仍需要第一书记扬长补短,一是“放下”身段,完成身份和心态的转变,在机关中是干部、是办事员,在村里,就是全村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要学会和农村融为一体,用心来感受土地,贴近老百姓。二是“提升”水平,要发 挥站位高、视野阔的优势,弥补村干部的不足缺陷,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渠道带领村民致富。
第一书记到基层,与其说是“输血”,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造血”,切忌“剃头担子一头热”,要将群众放在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的主体位置,第一书记更多承担好建机制、理思路的任务,发挥“指导员”的功能。把群众当主体,将群众放在第一位,就是要访清群众最渴望解决的难题、了解群众最实际的困难,维护群众最切身的利益,让干部担责任、党员有目标、群众得实惠,让每个村民身边切切实实摸得的到幸福。
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第一书记”们只有沉下去干起来,同村民群众同呼吸同命运,将自己同村庄百姓“捆”在一起,才能真正成为基层党建和改变贫困的中坚力量。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