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社区落实如何?
文章目录
12345,社区落实如何?有事打12345,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北京这项城市管理的创新举措,在基层执行得如何?
实话实说,还真不错。
我所在社区的李主任说,“对于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投诉,我们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解决,我们必须通过快速有效的处理来赢得居民的好评。今年1—6月,我社区共接到街道‘12345’服务中心派转电子工单89件,其中老旧小区施工问题 35件、物业16 件、邻里纠纷17件、其他21件,办结率80,满意率86。2。这么看着不高,可你知道吗?这可是从1月的不足50通过努力干、创新干,逐月提高的结果啊。”
小编相信!都说干基层不易,但具体有多不易,可能只有身处基层的人才能体会。据小编了解,这个社区为了做好12345便民服务工作,那可是蛮拼的!
先是定调—成立“12345”工作领导小组,社区书记亲自抓;工作流程和标准是以居民诉求为哨声,闻风而动、接诉即办,有一办一、举一反三;同时建立诉求、反馈、回访台账,做好资料存档工作。
再是坚持“第一”意识。就是接到电子工单后,12345负责人第一时间与来电人取得联系,处理过程中还要保持不间断的电话沟通,需要协调的还要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协商会,整个过程都请来电人参与。同时至少与当事人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让群众看到我们很重视,在努力。
三是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这也是最关键的。
比如巧用乡情,化解邻里矛盾。31号楼住的都是拆迁户,一层和二层之间的噪音产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怎么办?楼长宋老也是同乡,巧用乡情,和双方聊过去一个村子住着的时候的美好回忆,结果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比如发挥“金钥匙”调解工作站作用。调解站共有工作人员14人,是社区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大家平时下沉到群众中,通过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诉求;围绕社区民生事务,协助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比如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巡查中发现施工方设计的停车位不合理,居民停车不便,部分居民与施工方交涉无果后情绪激动。这时,金钥匙调解工作站及时介入,将居民、施工方聚起来,让居民讲明诉求、施工方说明情况。在金钥匙调解工作站的协调下,施工方修改了停车位的设计图,圆满地解决了居民诉求。
比如打好“组合拳”,化解疑难问题。31号楼主管道渗水六年之久,导致3层以上水压不够,用水困难。社区吹哨,物业、市政控股公司第一时间到位,工期由一周压缩三天,抢修顺利完成,居民拍手称赞;21号楼北侧燃气站外墙开裂,燃气公司第一时间到场查看,当天下午就搭围板,拆墙开修,避免了外墙坍塌砸坏行人和车辆。。。。。。
。。。。。。
居民说,12345,真是有魔力!小编觉得,这正是蔡奇书记要求的“新时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一种体现,是首都北京大抓基层的生动实践!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