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 不能按“暂停键”
文章目录
2021年,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部署,以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坚守“严”的主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证。
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第九个年头,经过九年的不懈努力,面上奢靡享乐之风基本刹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惯性得以扭转。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存在的作风不纯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仍需坚定保持整治力度,坚持和发扬这些年来的有效做法和宝贵经验,持之以恒打赢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容来看,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甚至是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细小琐事的问题。但我国有句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实生活中妇孺皆知的一个道理是蚁穴虽小,能毁万里长堤。从这个意义上看,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情,的确都是事关党的工作作风的大事,以“钉钉子”的精神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党风党纪教育,坚持不断完善制度,针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的执行和约束力,切实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作风建设关乎着我们党能否守住立党初心、实现执政使命,关乎着我们国家能否走好“十四五”、实现百年奋斗目标。所以,要继续落实管党治党根本政治责任,持续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纠正“四风”问题,捍卫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关键少数”,从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严起、抓起,引导他们带头转变作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感染和带动大多数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进而形成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形成上行下效、转变作风的良好氛围。督促做好基层减负工作,盯住文山会海、督促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整治,守住硬杠杠。
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盯紧重要节点,突出重点领域,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做到“六个紧盯”: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吃喝、公车私用等享乐奢靡突出问题;紧盯餐饮浪费问题;紧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扶救助困难群众、民生保障、安全生产、政务服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领域,严肃查处、坚决纠正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紧盯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以及外防疫情输入常态下强边固防工作情况,坚决纠治在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中思想麻痹、履职不力,防控措施形同虚设、打折扣等问题;紧盯工作中随意向基层派任务、要材料、滥用互联网政务应用程序等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紧盯“四风”隐形变异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微知著、注重防范、露头就打,坚决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对顶风违纪问题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倡树务实节俭、文明廉洁过节的良好风尚。
强化执纪问责,充分发挥问责“震慑效应”。整治能否取得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责能否形成强大震慑。整治要始终高悬问责利剑,严肃查处突出问题,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的,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绝不手软,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教育一片的效果。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充分发挥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持续保持正风反腐肃纪强力震慑,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培养严实深细工作作风,树立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勤于服务、严于律己的形象。
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吹”过就散,而是要在党内“吹”起一股为民务实清廉的清风,让好的作风深入人心,党员干部时刻严格自律,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党性修养,从本质上改变政治生态,让作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