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在易扶点别有一片天地
文章目录
“挪穷窝”、“拔穷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作为边远艰险地区贫困群众根本脱贫之举,为贫困群众打开了美好明天的新大门,作为融入现代市民生活的重要窗口,深深影响了今后每一代搬迁群众的方方面面。 受限于自然历史原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多处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存在脱节,这给搬迁群众带来磨合的困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身上有着老一辈人的朴实和勤劳,我们更应该去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生活,正好年轻人,特别是年轻人中的党员干部大多是受过高学历教育、有思想、有抱负的,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一亟待建设的地方,青年干部大有可为。 青年干部要紧扣“五个”体系建设,闯出脱贫一片天。一是积极投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青年干部思想灵活的特点,创新服务形式,全方位多节点在服务保障上发力,提高搬迁群众幸福感;二是积极投身培训和就业体系建设。青年干部奇思妙想多,眼界开阔,通过结合本地产业和社会需要实际,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介绍就业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增加收入;三是积极投身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青年干部不拘一格,继往开来的特点,带领搬迁群众传承和发扬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利用好“铃铛舞”“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形式,拓宽搬迁群众收入途径,提高他们文化自信;四是积极投身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青年干部有闯劲儿,敢拼搏,胆大心细,可以开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安全和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在将搬迁群众的心拧在一起的同时,发力干群共建社区治理;五是积极投身基层党建体系建设。人才为本,青年干部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造梦者,通过培养农村知识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形式,团结引领广大搬迁群众走向共同富裕是大有可为的。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这边风景独好。”从一名青年干部实现自身理想的角度来看,有人在商海拼搏闯荡,有人在实验室夙兴夜寐,但我想说,去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也可以大有可为,倘若等我们老了再回首,我们肯定会为这段激昂的青春岁月而自豪。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