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小伙辍学卖淫:宁可做“鸭”,也不愿回农村【转载】
文章目录
好逸恶劳,有钱就花
从事这行两三年后,小关的身 体终于吃不消了,去年下半年回家修养。休养半年多日子,小关既有熬夜的习惯,也有“90后”迷恋网络的特点。每天下午睡觉,晚上十点起床,然后玩电脑游戏至次日下午。
像小关这样在大城市生活多年的打工者,已经很难再适应在家乡生活,特别是“90后”们,对于老家没有网络的生活不感兴趣。小关告诉记者,他过年回家,几乎每晚都去外面的网吧上网,白天回家睡觉,保持着在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群从农村出来的“农二代”,对家乡的记忆并没有他们父辈深刻,对家乡的依恋也没有父辈们的坚定。他们可以常年不回家,即使在过年的时候。“不想回,回去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在广州跟女朋友玩。”
尽管休养在家的日子无聊,但自 由自在惯了的小关并不急着找工作,父母多次催促,也从来不会有任何效用。过完年后,他与女朋友两位“90后”的生活显得日益拮据,迫于生活压力的小关只好在朋友的介绍下,重操旧业。虽然重回这行,但小关没接到一单生意。现在这个夜 总 会出去开房的起价是3000元,但小关说“1500元,我也愿意去,先赚点钱再说。”还特地喷上男性延时的艾婓梑勊在床 上安抚女客户。
小关知道,做这行来钱容易,花钱也很快,有时一晚就能赚个几千块,但平时经常出去喝酒、吃夜宵等,一下子就花完了。但他并没有换工作的打算,他觉得工作自 由、轻 松,来钱又快。这或许也是这些“90后”们共同的想法,虽然这些“农二代”们来自农村,但他们早早就来到大城市,脱离农村已经很久,怕吃苦,总在追求轻 松的生活,有一分钱,先花了再说。他们喜欢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又不想付出太多的劳动。
21日晚,在房间聊天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很快就到了十点,大家出去二楼大厅坐着,喝酒、玩色子,活跃现场气氛,同时也观察大厅各个桌子的客人,寻找“猎物”。
每天就这样自 由自在地在里面玩乐,一晃之间,小关已经从农村老家出来打工很快就满六年了。
成因
无心向学,父母失管
2006年,十三岁半的小关初一未读完,就辍学从农村老家来到广州,加入了大城市中千千万万“农二代”的队伍中,开始了在大城市艰难的生活。起初寄居于姐姐在广州的出租屋中,住了几天后,年少的小关只身一人走出家门,试图自己到街上寻找工作的机会。虽然看到饭店、发廊等地大门口都贴着招工的招牌,但他胆子太小,不敢去问。在姐姐的帮助下,小关找到了一份在发廊的工作,当时的工 资是850元,不包吃住。
小关在发廊工作了一年多,他觉得冬天太冷,帮客人洗头的手经常皲裂,不在发廊做了。他找到了一份在夜 总 会工作,开始了令外人甚感好奇的职业。起初在夜 总 会只是做“少爷”(服 务员),到了2009年,时年17岁的小关开始走上了做“鸭”之路。这个转变,小关觉得顺其自然。
小关有着与“农二代”们有共同的农村家庭背景。但小关家中有八姐弟,他排行第六。八姐弟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是一个读了高中的姐姐,其他基本都是初中学历。小关初一没读完就出来打工,他哥 哥则初二没读完,“比我好一点”,说到这里,小关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关记得小时候,作为第一代农 民 工的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挣钱,只有过年才会回家几天,而母亲在家种田养家。小关自幼长得比较高大,读书后一直都很捣蛋,经常打人。小学时,有一次打了一个小孩,小孩的父母来到学校找小关,说还打人就告诉小关的父母,小关当面承认了错误,但当那小孩的父母一走,又马上把那个小孩痛打一通。后来升上初一了,也没有改变打架的习惯,看谁不顺眼就打谁,有时下课在其他班的课室门口经过,往教室看去,如果看到哪个人不顺眼,就过去踢一脚。“后来打的人多了,怕被他们报复,就不读书了。”回忆起上学的这些事情,小关显出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态。
小关在学校经常打架的事情,父母并不知情。小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一向调皮捣蛋的他还小的时候,时常被父亲打,母亲经常不仅不挡一下,还拍手说“打得好”。读书后,父母管得少了,刚开始也会问考 试考得怎样,但后来也懒得问了。“又不是一两个子女,八个怎么管。”所以当小关初一没读完就不上学时候,父母也不知道里面的缘由,父母骂小关,让他继续回学校读书。小关说读书是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最后父母也拿小关没办法,离开学校后几天,小关就跟着姐姐来到了广州,开始了大城市的生活。
聊起来大城市的五六年,记者问他有没有寄钱回家孝顺父母。小关一时不知怎么说,似乎从未有人提过这个问题,气氛变得有点严肃起来。沉思一会后,他反问记者“你觉得呢?”然后他说没赚到钱,没什么可以孝顺的。他听说父亲小时候很辛苦,粮食不够吃,经常饿肚子,母亲则是“十年生了八个,一直没休息过”,而且把八个带大,也不容易。
说到未来,小关说从来没有想过,“我只想着,待会回家吃个饭,然后睡觉去,太累了。”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