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见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热搜,“怀才不遇吕秀才”。



  讲的是 13 年前的电视剧《武林外传》,吕秀才的扮演者喻恩泰,在拍摄时的一件趣事:



  

  开机之前,喻恩泰被导演告知,要出演一个满腹经纶的秀才,让他背论语准备。

  他就认认真真去背了。

  结果到了拍戏的时候,他又被告知 —— 你背的这些东西都用不上!

  ——一下子就有了怀才不遇的感觉。

  在评论里,有个网友发了一张吕秀才的经典截图。

  


  然后感慨说:

  “怎么感觉喻恩泰跟吕秀才一样,13 年了,只剩他一个人没有红?”

  的确如此。

  这些年来,喻恩泰几乎一直躲在幕后没什么动静。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动态,甚至只认识电视剧里那个 “吕秀才”,连他的本名都不清楚。



  当我看完他这 13 年里都干了什么之后,我才发现:

  有些人的人生,是不能简简单单地用成功去评判的。

  他身上不着急成功的样子,真让人羡慕。



  二

  现在回头看,13 年前的《武林外传》,是很多人的生涯转折点。

  就像知乎上这个问题一样,里面的主演里,除了喻恩泰,几乎都火了。


  佟掌柜的闫妮,之后接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拿到了六个电视剧界的最高奖项。


  “小郭”姚晨,08 年接到了《潜伏》,和孙红雷搭档。后来成了“微博女王”。


  “白展堂” 沙溢,从 12 年开始,年年都能上春晚和元宵晚会。还带着儿子上了《爸爸去哪儿》。


  就算是同样没什么存在感的祝无双,也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婷美广告。

  而喻恩泰去哪儿了?

  我上豆瓣的影人页搜了一下,发现他这些年也拍了不少东西,但是都不太出名。

  大多数是配角,有时候在影人页上都翻不到名字。





  14 年的《李可乐寻人记》,是他写在个人简介里的唯一一部电影。


  

  对比其他人,喻恩泰显得平凡得让人有点唏嘘。

  用一句流行语说就是,好像被同龄人抛弃了。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很焦虑。

  我为什么落下了?我是哪一步走错了?我还有翻身的可能吗?

  我有个年轻的朋友从小县城考到了北京,花了 5 年时间留在了北京一家企业里,以为自己终于跨越了阶层。

  但回老家初中聚会,整个人都崩溃了。

  ——当初不少学习不好的同学,都买房买车,做小生意比他挣的还多。

  本来好好过着自己的日子,却因为别人的成功失败了。

  但明显落后于他人进度的喻恩泰,看起来一点着急都没有。

  很多人都急着找机会接戏,但当时的他,就没给导演们留过电话。

  有个著名导演在聚会上碰见他特别高兴,说:

  “终于见到你了,我们电影放了好多年,一直没找到你人。”

  —— 慢慢就这样 “过气” 了。

  很难得的是,翻翻这个“过气”演员的微博,你很少能看到什么焦虑或者憋屈。

  没有太多新戏的宣传,全是他平静的自得其乐的生活。

  他在微博上写诗:




  也晒字,字写得很漂亮:

  


  和家人出去旅行,发发路上的风景:

  


  办公室的女同事和我说,他唱粤语歌也是一绝,模仿张国荣尤其像。


  看着什么都会,却不是那种使劲的卖弄,反而有种随意和快乐。

  他的松弛还衍生到了综艺上,上了三次《锵锵三人行》,两次是穿着拖鞋去的。


  他在节目上讲莎士比亚,讲日本医疗。

  主持人窦文涛打趣他,“一般在我们节目里聊的好的,都红不了。”

  他的反应很平静,“如果我红,天理难容。”



  三

  看到他我才知道,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是多快乐的一件事。

  他整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是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不重要。

  他的“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的。

  从 1995 年到 2009 年,喻恩泰整整读了 14 年的书。

  别人是念书,他是费劲了力气地去学:

  95 年刚上上戏,他觉得自己英语不如上海的学生,愣是把上海的高中英语教材都自学一遍。

  成果也很厉害,2002 他通过层层选拔,拿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学了一个学期的莎士比亚戏剧。

  05 年,喻恩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博士生。

  《武林外传》后的喻恩泰29岁了,却拒绝了很多大制作,其中包括《闯关东》。

  然后他悄没声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06 年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博士生。

  因为在学校待的时间太长,他还闹过不少笑话:

  食堂的大妈看见他问他教课情况怎么样,以为他最后留校任教了。

  知道他还在念书,以为他是学业出了问题。

  新入学的学弟学妹看到他也是吓了一跳,怎么学校运动会的时候还能看到明星举牌子?

  这一幕被记下来了,“他每一步都走的特别的踏实,在博士生那块板子下面慢慢的跟着我们后面。”

  经常会有人问他,“你后来去读研究生了,会不会很失落。”

  他的回复是,“读书是我的选择,我干嘛要失落呢。”

  获得了演艺上的成功,那很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

  我有自己的节奏,达成了属于自己的目标,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四

  现在大家都挺焦虑的,经常不由自主的抱怨。

  但看到喻恩泰,我会觉得,在你全力以赴享受当下做的事情时,焦虑也就无所谓了。

  他在一次演讲里说:我不认为成功就一定有什么必然的价值。


  他今年 41 岁,已经有了儿子和女儿。一年只发三五条微博。


  《火锅英雄》里淳朴的眼镜是他。

  


  《大秦帝国》里慷慨激昂的张仪也是他。

  


  13 年前,他在《武林外传》里说了莎士比亚的台词:


  13 年后,我又在《声临其境》上又看到了他,他配了《亨利五世》,号称是莎士比亚最难的一段男性独白。


  全程英文脱稿配音,语气慷慨激昂。


  “怀才不遇”说的是吕秀才,也有点像他的人生。

  但回头再看看,好像 13 年的后的故事早在一开始就被写定了。

  因为认真,因为选择,所以才有了无比珍贵的“不那么成功”。

  这种不那么成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足以对抗时代焦虑的可能性:

  没能功成名就,也不代表着一败涂地。

  你看好的生活并不是什么都要,也可能不一定非得有钱。

  好的生活是,你全力以赴去做你最想做的事,实现了对你最重要的价值。

  你大可以堂堂正正、理直气壮甚至兴高采烈地接受这个现实:

  我可能不会像其他人一样 “成功”。

  但是没关系。

  因为真正的成功只有一种,就是按照你选定的方式度过一生。


  晚祷时刻:

  “与内心的快乐与充实相比,
  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呢?”
  ——《武林外传》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