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8月3日以来,我国已发生了110多起非洲猪瘟事件,遍布全国各地,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极大地改变着国内生猪市场的供求关系,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多重影响,也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
  第一个影响是养殖成本越来越高
  饲料成本持续走高。长期来看,国内原粮受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影响,价格将呈上升趋势;而受新冠疫情、中美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中短期来看,进口原粮成本也将保持高位。同时,禁抗令的到来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饲料成本。
  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人力成本增长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农村农业从业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养猪人才更是难求,猪场高薪招人的新闻层出不穷,更有猪场用高薪招夫妻饲养员的办法解决用工难问题。
  生物安全防控投入增大。非洲猪瘟防疫难度大,致死率高,使养猪业在过去的2年出现“不发瘟,就发财”的局面,因此,在流行性疫病时有发生的今天,企业的生物安全防控、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
  环保设施投入加大。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使养猪业的环保压力增大且将长期存在,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成为将成为对养猪企业的基本要求。
  第二个影响是养殖风险越来越大
  21世纪以来,生猪疫病呈多发态势,如2004年的禽流感、2005年的猪链球菌病、2006年的高致病率猪蓝耳病、2018年开始在国内爆发的非洲猪瘟等均引起了养猪产业的剧烈波动,极大地增加了养殖风险。
  另一方面,受我国复养稳产政策的鼓励,加上供给短缺下高利润的驱动,出现大范围复养扩养,生猪产能在快速恢复。而近几年,更有知名地产企业在养猪业进行战略布局,资本对商品猪场跨界的大力投资更让散养户及规模化养殖场对未来的市场扑朔迷离。